2019-11-11 03:13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劉偉杰 | [新三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全國股轉公司表示,完善交易制度是充分發揮新三板市場定價功能的重要基礎。
11月8日,市場矚目已久的新三板深改細則新鮮出爐,其中涵蓋了包括精選層遴選標準、公開發行、連續競價交易機制、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轉板要求等在內的七大政策亮點。值得關注的是,對于連續競價交易機制,屆時會在精選層盤中實行,并設置連續競價的價格穩定機制。至此,市場進入混合交易新時代,連續競價、集合競價、做市交易、協議轉讓四種轉讓方式將全部上線。
全國股轉公司表示,完善交易制度是充分發揮新三板市場定價功能的重要基礎。本次交易制度改革作為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精選層實施連續競價交易,以滿足公開發行股票的流動性需求;另一方面在總結前期市場運行情況的基礎上,對現行基礎層、創新層交易制度做了進一步完善,具體內容包括:
一是精選層盤中實行連續競價交易方式,開收盤實行集合競價;二是設置連續競價的價格穩定機制;三是基礎層公司和創新層公司可自行選擇集合競價或做市交易方式;四是盤后協議大宗交易等方面,采用任一交易方式的股票,單筆申報數量不低于10萬股或交易金額不低于100萬元的交易可以進行盤后協議大宗交易;大宗交易價格范圍調整至前收盤價的70%至130%;因收購、股份權益變動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原因導致的股票轉讓,可以線下申請辦理特定事項協議轉讓。
對此,銀河證券做市業務總部負責人楊筱燕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改革后,新三板將形成“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的市場結構,并進行差異化的投資者適當性安排,各市場層次企業對于流動性的需求以及支撐流動性的基礎不同,需要隨之匹配差異化的交易制度安排。
在楊筱燕看來,一是精選層公司經過公開發行,股本規模和股權分散度均已達到一定規模,具備流動性基礎,需要通過連續競價交易機制提升交易效率,促進形成更為公允的價格;同時也需要激活精選層股票,以滿足公開發行股票的流動性需要。二是從當前創新層和基礎層集合競價實施情況看,市場定價功能有所完善,但撮合頻次過低導致投資者交易意愿不足,進一步抑制了市場流動性,投資者普遍呼吁提升集合競價撮合頻次。
“精選層的推出是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大變革,它加強了新三板企業與主板的連接,能夠更好地發掘企業公允價值,為新三板掛牌企業今后轉版提供基礎。新的精選層股票需要合適的交易制度相匹配。連續競價交易機制具有價格發現速度快,成交及時性強,同時兼顧了抗操縱、平抑價格波動和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適用范圍較廣,規則相對簡單,市場認同度較高。通過多年做市商制度的探索,部分創新層股票在股東人數、流動性等方面也已經完全具備了開展連續競價的條件,連續集合競價可滿足更高的流動性需求。”國泰君安新三板做市業務部總經理陳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陳揚分析稱,連續競價交易機制是本次新三板改革配套措施中的重要突破之一,市場各類投資主體非常關注。料將極大改善原有轉讓方式定價機制不完善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精選層企業可以通過公開發行分散股權,讓股東人數更多;二是可以通過引入公募基金等專業投資者,讓股東結構更豐富;三是后續根據實施效果情況,適時增加混合做市交易方式,股東交易訴求更多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