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 10:50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王躍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我們尊重造車新勢力的“造車夢”,但這并不意味著也要鼓勵它們在違背汽車產業規律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在感嘆造車不易之余,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汽車行業對產品技術和安全性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企業造車能力的打造絕非一日之功。
“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以此啟迪后人,越是想仰望星空,越得腳踏實地,所有的夢想都是靠實打實的努力和付出換來的。在編輯部同仁的鼓動下,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嘗試用哲學的視角觀察車市。本期《躍躍哲談》與您一同探討,造車固然離不開夢想的支撐,但更需要腳踏實地的積累和沉淀。
“誰是2019年最慘的人?”近日,一篇《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的文章,將蔚來汽車及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送上了熱搜,也同步開啟了造車界“代為比慘”的大賽。在這一輪“比慘”的角逐中,因為裁員、停工、欠債以及自燃等問題,各路“造車新勢力”紛紛入選,成為不同人眼中“最慘的”那個。在眾多“評選人”看來,造車新勢力的“慘”來自于它們對創業夢想的執著和不顧一切。
我們尊重造車新勢力的“造車夢”,但這并不意味著也要鼓勵它們在違背汽車產業規律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夢想是一回事,產業規律是另外一回事。在感嘆造車不易之余,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汽車業是資金、技術、人才高度密集的產業,造車新企要想把車造好,就必須充分尊重汽車產業的基本規律。
誠然,大多造車新企所選擇的新能源汽車,對于攻克傳統的燃油發動機和變速器技術已不再是必須,但汽車行業并未因此降低對產品技術和安全性的要求,在車身、底盤、電子電氣等系統部件上依然按照原來的高標準進行打造,而企業在這些基礎技術上的提升也絕非一日之功。
日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通過走訪一汽-大眾技術開發部了解到,該部門十多年來持續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才形成了從概念開發、造型到結構設計、零部件試驗直到整車試驗的完整研發體系。
對于一直以來默默無聞的堅守,一汽-大眾技術開發部的眾多工程師,特別是那些工作經歷超過十年的專家坦言,“看到一汽-大眾在技術開發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覺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用這個比喻啟迪后人,越是想仰望星空,越得腳踏實地,所有的夢想都是靠實打實的努力和付出換來的。
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和沉淀,一汽-大眾不僅掌握了大眾集團完善的產品開發流程和標準,用實力贏得了大眾和奧迪認可和尊重;而且還讓企業在今年汽車市場整體下滑的不利局面下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
擁有跨國車企作為技術背書的合資公司尚且如此,那些幾乎從零起步的自主品牌,更是付出了外人難以想象的代價。以長城汽車為例,近30年前,它從一個靠敲敲打打艱難度日的汽車改裝廠起家。為了能夠發展起自己的全體系核心競爭力,長城汽車多年來一直堅持研發“過度”投入,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系統研發體系,加大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開發應用。現如今,長城汽車在汽車核心的底盤、變速箱、發動機等核心關鍵技術上,已經完全實現自主研發、生產。
為了進一步夯實技術實力,長城汽車秉持著“過度”投入的理念,還在不斷地加大研發投入。據了解,長城汽車未來5年將投入超過300億元的研發費用,為打造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提供領先的技術支持;同時,面對以智能、網聯、電動和共享為代表的汽車“新四化”浪潮,長城汽車還將與國際科技巨頭合作,進行最前端的超級技術研發。
無獨有偶,一汽-大眾在面對汽車產業和“新四化”變革時,也極富前瞻地在技術研發上提出“全價值鏈本土化研發”,力求實現對新能源、車聯網和智能駕駛等創新研發能力的全覆蓋。
在技術積淀與安全流程上占得先天優勢的傳統車企,如今又加大在新能源和新技術上的投入,這無疑給造車新勢力未來生存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此外,受新能源補貼退坡、汽車銷量增速明顯放緩等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熱潮正在加速退去。在如此嚴峻的發展形勢下,“比慘”或許能夠贏得短暫喘息的機會,但贏不來尊重,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技術、資金等問題。對此,原國家機械工業部汽車司副司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書林曾給出誠懇建議:“希望企業少一些浮躁和幻想,認真思考今后的出路,主動及時做出應對危機的決策”。也許,是時候認真考慮一下了!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