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08:3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陳伶娜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報告顯示,當前科技創新企業投資面臨三個方面的難點痛點。在投前/IPO階段,“業務/技術難懂,標的難求”為該階段的投資痛點;在投中/IPO承銷保薦階段,信息真實性、產業發展前景的判斷成為主要難點。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12日發布的《投資與科技調研報告(2019年)》認為,我國資本市場正面臨著產業投資的歷史性機遇,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領域將成為我國產業投資的優質賽道。
報告指出,當前,資本市場對于科技領域投資熱度正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卷全球,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金融與科技正在加速融合。一方面,科技發展使我國金融行業步入快速變革時代,另一方面,金融資本對科技產業也掀起了新一波投資浪潮。科創板的設立和注冊制的試點搭建起了我國科創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的橋梁,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力我國社會經濟轉型升級。
中國信通院就科技創新企業的投資現狀對證券、基金(公募、私募)、銀行、保險、信托、期貨、直投公司、跨國投資集團等機構的投資人員展開了調研。調研數據顯示,有63.2%的投資者所在部門、團隊目前已經開展科技領域的投資,31.2%的投資者暫無對于科技企業的投資,但已經針對科技領域開展計劃和布局,僅有5.6%的投資者目前不打算投資科技領域。調研數據顯示,資本市場對科技領域投資關注度較高,已開展和計劃開展科技投資的資本方占比高達94.4%。
報告認為,我國資本市場正面臨著產業投資的歷史性機遇。當前中國社會正由消費互聯網時代向產業互聯網時代轉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速持續下降,幾近停滯,消費端人口消費紅利幾近飽和。同時,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技術創新的內生需求,未來的資本市場的機遇將從2C的消費互聯網投資轉向2B的產業投資。
同時,科技領域將成為我國產業投資的優質賽道。由于當前國內外的復雜形勢,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凸顯,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決定性因素。
就投資重點關注的技術領域來看,報告顯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領域的資本關注度較高。91.8%的投資者關注5G領域的投資;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緊隨其后,占比達到74.8%和73.6%;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受資本關注度排名靠前。這些投資熱點領域也將成為我國產業投資的優質細分賽道。
在資本市場重點關注的上市板塊中,科創板位居第一,創業板緊隨其后。90.9%的被調查者表示擬針對其客戶開展科創板的上市融資,72.7%的被調查者表示擬針對其客戶開展創業板的上市融資。主板以36.4%的比例位居第三,中小板緊隨其后,占比為27.2%。
報告顯示,當前科技創新企業投資面臨三個方面的難點痛點。在投前/IPO階段,“業務/技術難懂,標的難求”為該階段的投資痛點;在投中/IPO承銷保薦階段,信息真實性、產業發展前景的判斷成為主要難點。70.5%的投資人表示難以判斷標的公司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68.8%的投資人缺乏對于標的公司所處行業發展趨勢的專業權威判斷。在投后/IPO之后階段,“企業評價、股價估值、行業跟蹤”成為投后管理瓶頸。科技企業上市后面臨的最大難點是缺乏對標的企業的客觀分析和評價。針對二級市場投資,券商和私募關注度差異較大。證券公司更加關注如何及時做出投資和退出的決定,而私募更加關注風險評估和控制。
因此,報告認為,未來資本需依仗更多來自產業側資源的支持。科技領域投資涉及技術、產業、企業的方方面面,需要資本方對科技產業和企業展開深入研究。根據此次調研,資本方一方面希望通過更多高質量的行業峰會、論壇、研討會,來獲取投資機會的識別、前沿技術的學習、科技應用落地的了解;另一方面,90.2%的被調查者希望能夠挖掘更多優質企業標的,81.0%希望獲取權威專家對于行業企業的解讀,72.6%希望能更好地判斷企業的核心技術。這些也都將成為產業側未來提升的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