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 01:3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所謂“一元效應”,就是當投資基金的凈值在1元附近時,最容易陷入贖回怪圈,如果運氣不好,剛買就跌,那么當該基金凈值漲回1元附近時,大幅贖回的概率就會明顯增加。
01 “一元效應”正在影響你的投資收益
你有沒有遇到過手上基金虧損后,剛剛回本就迫不及待賣出的經歷?
有沒有發現你的基金,在1元凈值線反復波動的時候,最容易沉不下心,贖回概率大大增加?……
如果你常遇到以上這種情況,說明“一元效應”可能也在影響著你。
所謂“一元效應”,就是當投資基金的凈值在1元附近時,最容易陷入贖回怪圈,如果運氣不好,剛買就跌,那么當該基金凈值漲回1元附近時,大幅贖回的概率就會明顯增加。
可能你想說,這沒錯呀,好不容易回本,當然趕緊贖回,難道還放著給它機會再次下跌么?可姐覺得這種操作拉長時間來看,犯錯的可能性很大。你想呀,能短期回本的基金,證明本身資質不錯,基金經理實力在線操作得當。可你因為過分在意基金的短期業績,選擇回本就贖,卻不知此舉不僅是與好基金分道揚鑣,同時也失去了可觀的長期收益。
我們來看個例子,正如上圖所示,該基金凈值整體是呈上漲趨勢的。可那些在上漲起點就選擇贖回的投資者,只能回過頭來看著慢慢上漲的凈值后悔不已。
所以“一元效應”可以說是不少投資者的“心理魔咒”,同時也是基金賺錢,但投資者不賺錢的真實原因。
02. 為什么會產生“一元效應”?
光大保德信機智姐總結了兩個原因:
第一,想贏怕輸。
投資本身是反人性的,尤其在面對不確定市場時,投資者心中的無助和猜疑會明顯增加,“這只基金到底好不好?”“最近漲勢不錯,我要不要贖回先落袋為安?”…… 當這種心態伴隨行情的起伏愈演愈烈時,人們往往會變得短視、浮躁和缺乏耐心,從而聽從本性,將1元凈值當做自己的“救命稻草”,到了就趕緊贖回,避免“輸得更多”。
第二,錨定效應。
所謂錨定效應,是指人們在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即初始錨的支配,以初始錨為參照點進行調整,但由于調整不充分而使得最后判斷偏向該錨的一種判斷偏差現象。簡言之就是我們在做一些判斷時總會不自覺地往一些作為錨的印象或數字上靠攏。
在基金投資中,多數人會將初始凈值1元設為自己的 “錨”,再用后來獲得的凈值增長、業績等數據與之對比,看它們與錨點之間的差額,以此判斷得失。同時因為A股長期處于震蕩階段,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一元”這個錨定值的上下離場,也正因此多數人無法獲得真正的收益。
要姐說,情緒總在貪婪和恐懼中來回波動,是很多投資者的共性。歸根結底,人們真正憎恨的是損失,而不是風險。投資就是一場修行,“一元效應”就是眼前的瓶頸。
03. 怎樣避免 “一元效應”?
“一元效應”的思維錨定是人天然的心理反應,想要徹底克服絕非易事,但是以下方法或許對你有用:
定投
人多數情況下都有趨勢性邏輯,人貪我更貪,人慫我更慫,追漲殺跌的操作比比皆是。一把梭買在底部,可能比定投的買入成本更低,但是敢于逆市出手的人,需要多大的勇氣?事前誰又能知道,底部在哪?
所以在面對市場各種不確定因素下,定投的優勢才逐漸顯現。相信不用姐說,定投的好處你們也能隨口就來。可姐要提醒大家,定投不是萬能的,在開始之前也要做好準備和規劃。比如,做定投要著眼長期,可以按照不同階段設置不同目標。比如三十而立,你可能會有買房子和教育子女的需求,50歲之后則開始考慮養老的需求,這些夢想和目標都需要長期慢慢的實現。
在這過程中你一定會經歷收益總也跑不贏市場的情況,一定會煩惱為什么總也抓不住市場上漲的趨勢,究其原因在于人性會不自覺的規避痛苦、追逐快樂,所以情緒才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可定投恰恰是一種相對理智的紀律性投資方法,能更好的能幫你規避情緒波動帶來的錯誤操作,就看你能不能堅持。
就像姐常說的那句“成功沒有捷徑,但付出總有回報。”
萬丈高樓起,信任是地基
對于主動管理型基金來說,基金經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誰都知道選基就是選人,可建立在受托關系上的持有人和管理人,信任基礎本就不像血緣關系般與生俱來、難以拆散,相反,持有人會在基金凈值的“風吹草動”中產生猜疑、糾結和否定,稍沒有定性,就會半途棄之,早早結束托管關系。
為什么會這樣?要姐說,解決信息不對稱是建立長久信任關系的重要條件。
怎么理解?
你問問自己選基選人之前,是憑什么來判斷這只基的好壞與否?是聽朋友介紹?看了一篇媒體報道?還是社群里的大V推薦?如果你的選基決策來自以上任何一種,那么,抱歉地說一句,你可能犯了“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錯。
怎么解決?
很簡單,在選基選人之前,你一定要清楚了解基金的基本面以及基金經理的行業口碑、投資邏輯和優劣勢,也就是自己要明白基金經理靠什么賺錢,賺得又是什么錢。深入了解之后再考慮買不買,買多少。
但是,萬丈高樓起,信任是地基,買入并堅定持有,才是投資人對基金經理的最大信任,同時也是避免“一元效應”的最好方式。
基金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