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30多家科創板公司掌門人走進張江奔赴臨港

      2019-12-04 10:1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車行至川和路55弄,阿里巴巴、微軟、IBM等互聯網巨頭的名字logo映入眼簾,互聯網帶來的科技創新之風撲面而來。

              原標題:見證! 30多家科創板公司掌門人走進張江,奔赴臨港……

              最近,科創板公司掌門人有點兒忙!走張江、赴臨港、進科學城、看長三角服務基地……這批資本市場的“新兵”為啥這么忙?

              原來,科創板上市公司董事長組成了考察團,集中走進上海張江、臨港新片區進行考察調研。浩蕩的考察團隊伍吸引了張江管委會、臨港管委會、張江高科、上海證券報等各方代表傾情捧場。

              他們走了什么路線?談了什么話題?當科創板遇上張江、臨港,他們將碰撞出什么火花?

              上證報記者跟隨考察團,見證了這場意義非凡的科創之旅。

              大張江伸出“橄欖枝”

              車行至川和路55弄,阿里巴巴、微軟、IBM等互聯網巨頭的名字logo映入眼簾,互聯網帶來的科技創新之風撲面而來。這里,就是科創板考察團的第一站——人工智能島。

              人工智能島

              人工智能島于去年4月啟幕,集聚了IBM研發總部、英飛凌大中華區總部、微軟AI & Inside實驗室等跨國企業巨頭,同濟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云從科技、小蟻科技等“獨角獸”企業。

              據悉,張江將以人工智能島為主軸,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VR/AR等數字產業項目加快在張江中區集聚,并將技術和應用擴散至整個科學城,與其他產業交叉融合。

              距離人工智能島大約15分鐘車程,就是張江科學城展廳,科學城的規劃藍圖從這里展開。

              張江科學城展廳

              張江科學城的定位是承載國家戰略,打造世界一流的張江科學城。科學城內主要集聚著三大產業: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

              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吳強向科創板公司董事長介紹,張江科學城的集成電路產業是中國最完善、最齊全的產業鏈布局,共有307家相關企業,云集了一批國際知名集成電路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已達894億元,同比增長26.3%,占上海該產業的61.7%。

              2018年7月,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在張江正式啟動,由華虹集團和復旦大學、中芯國際3家單位共同發起,吸引更多龍頭企業和研究機構,打造集成電路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同年11月,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揭牌,進一步搶占高端,突破IC產業“卡脖子”技術,構建“技術水平最先進、產品門類最豐富、創新資源最集聚”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

              據悉,全球芯片設計10強中已有6家在張江設立了區域總部、研發中心:高通、博通、英偉達、超微、馬威爾、展訊。

              除吸引了大批國際龍頭企業之外,張江所培育出的科創之花陸續綻放在資本市場。

              記者注意到,在目前科創板已受理的181家企業中,來自上海的一共有25家,其中11家來自張江科學城,包括晶晨股份、晶豐明源、聚辰股份、樂鑫科技、心脈醫療、普元信息、復旦張江、芯原股份、美迪西、君實生物和三生國健,有6家為集成電路企業。

              與科學城展廳一墻之隔的是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這里是張江專門為對接科創板所設立的新“窗口”。

              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

              今年4月10日,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正式啟用。作為承擔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和對接科創板兩大任務的載體,服務基地采用“線下+線上”的雙重服務模式,發揮上海金融要素市場集聚輻射功能,滿足長三角企業多層次融資需求,優化區域內的資源配置。

              目前服務基地已規劃了十大服務功能,分別為上市行政綜合服務、股權投資對接、債權融資服務、信用信息共享、金融指數編制、路演推介展示、信息發布咨詢、專業服務匹配、系統專業培訓、金融風險防范。

              下一步,基地將爭取覆蓋長三角主要城市,形成“1”(張江基地)+“N”(長三角其他城區)的聯動。

              張江前沿、多元的產業布局令科創板公司董事長心動。有董事長直言:“希望在張江獲得一塊地、一個空間,我們會更快突破卡脖子的技術。”

              扎根張江多年的科創企業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來自張江的聚辰股份董事長陳作濤坦言,企業快速成長得益于張江的政策紅利和產業效率,公司可以足不出戶就完成從設計、分裝到測試等產業鏈布局。公司能夠很快沖刺科創板上市,也得益于張江的整體產業環境優勢。

              張江高科是張江科學城的開發主力軍,同時也是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的開發主體。張江高科董事長劉櫻向科創企業家表示:“張江高科將繼續當好建設開發主力軍,搭建創新企業的服務平臺,致力于營造張江科學城創新生態圈。”

              作為本次科創板公司董事長考察團活動的牽頭方,上海證券報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小軍表示,上證報一直是資本市場的見證者、記錄者、推動者,科創板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新兵”,還需要市場各方共同攜手助力其高質量發展。

              上證報非常樂于搭建科技創新的服務平臺,助力科創板公司打通產業鏈、技術、資源及市場等快速發展的通道。希望此次科創板公司董事長考察活動能夠促使市場各方攜手奮進,合力澆灌中國科技創新的沃土良田,以更開放的姿態,共建資本市場生態圈。

              大張江正向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伸出“橄欖枝”,逐步實現“讓開放的門打得更開,讓創新的火燃得更旺,讓包容生態建得更好” 。

              決戰臨港“新”意足

              增設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是黨中央交給上海的三大任務。

              今年8月20日,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成立,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狀態,努力跑出“臨港加速度”。

              10月18日,臨港新片區揭牌兩個月之際,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布了促進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和集聚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四大重點產業的若干支持措施(簡稱“1+4”產業政策),著力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能力,整體提升區域產業能級,打造以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的世界級前沿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建成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

              今日,科創板公司董事長集中走進了上海自貿區新片區。

              在座談環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任陳杰向科創板公司董事長們重點介紹了臨港新片區實施特殊支持政策中的“人才政策”,主要體現在“引”“育”“留”。

              座談會現場

              在人才引進方面,賦予新片區管理機構人才引進重點機構推薦權、新片區特殊人才直接申報權、國內人才引進直接落戶和留學回國人員落戶審批權。

              對符合一定工作年限并承諾落戶后繼續在新片區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5年。其中,對符合新片區重點產業布局的用人單位的核心人才,“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3年。

              如何留住人才?

              按照區域發展和產業導向,對符合一定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才,購房資格由居民家庭調整為個人,可購買新片區普通商品房一套。縮短非本市戶籍人才在新片區購房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金的年限,將自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5年及以上,調整為連續繳納滿3年及以上。

              同時,控制限價商品房供應量,加大人才公寓供給力度,將部分限價商品房在房源性質不變的情況下,轉為人才公寓使用;聚焦激勵人才,提高供應的精準性,對新片區有貢獻的企業和人才予以傾斜。

              除人才政策之外,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創板公司董事長對土地政策也非常關注,如何落“子”臨港,是他們此行的重要聚焦點之一。

              巧合的是,就在董事長們考察之時,正逢臨港新片區的土地政策發布。

              今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召開土地政策宣介會,公布了《關于支持臨港新片區產業、研發用地提高容積率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以鼓勵新片區各類工業用地、研發用地提容增效(含地下空間),帶動新片區產業發展。

              未來,臨港新片區將建立工業企業綜合績效評估標準,根據評估結果劃定A(優先發展類)、B(鼓勵提升類)、C(調整轉型類)、D(監管整治類)四類企業。

              根據績效評估情況,《實施意見》提出了三大支持舉措:

              一是鼓勵優質產業項目提升容積率,增加地下空間。鼓勵A類、B類企業通過提高容積率、增加地下空間開發來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支持C類企業在符合產業導向和行業技術需要的情況下,提高容積率和增加地下空間;原則上不支持綜合績效評估為D類的企業實施改擴建。

              二是簡化產業用地規劃調整程序。

              三是降低優質產業用地擴建成本。

              科創板公司董事長考察團

              責任編輯:王帥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午夜一级日韩精品制服诱惑我们这边|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伊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99热|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影院|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777欧美午夜精品影院| 欧美日韩精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高清不卡|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