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02:57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盛波 | [新三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早在2014年就掛牌新三板的賽萊拉,已經連續4年進入創新層,如今被業界視為未來新三板精選層的“種子選手”之一,這些都源于賽萊拉在干細胞領域的不斷創新。
上海證券報新三板萬里行調研團隊時隔2年再次造訪賽萊拉公司,依舊在廣州開發區生物島,這里是廣州市生物醫藥企業聚集的地方。
走進一樓大廳,映入眼簾的仍舊是賽萊拉標志性的生命之樹、細胞墻和線粒體。據公司董秘周文華介紹,在這2年里,公司區域細胞一期已經完成,還在廣州從化區開辟出二期生產線,今年底將會進入試運行。若二期生產線全部投入使用,賽萊拉干細胞的產能將從30萬人份擴展到200萬人份,未來還會進一步擴展至1000萬人份,建成全球最大的干細胞區域性制備中心。
掌握“卡脖子”技術
早在2014年就掛牌新三板的賽萊拉,已經連續4年進入創新層,如今被業界視為未來新三板精選層的“種子選手”之一,這些都源于賽萊拉在干細胞領域的不斷創新。
2年前的第一次調研,記者未參觀過四樓,如今四樓的干細胞儲存、研究和生產區域已非常完備。其中,最吸引記者的是一面掛滿了干細胞專利的墻壁,這是賽萊拉人引以為傲的“專利墻”。“我們在構建一個干細胞的專利池,現在申報的干細胞專利接近1000項。在這個細分領域,我們是國內申報專利最多的企業,國內所有相關專利加起來,我們占了超過58%,其他企業、科研院所等擁有的專利加起來只有40%左右。即便在全球這個領域,我們的干細胞制備專利數量也是排名前列的。”周文華說。
今年,賽萊拉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提供了細胞制劑及相關技術服務,幫助其“臍帶源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項目順利通過國家備案。
在二樓干細胞的制備和儲存區域,周文華向調研團介紹了一種裝在玻璃器皿里的透明清澄的液體,這種液體被周文華譽為賽萊拉在干細胞領域的“卡脖子”技術。
“無血清培養基是干細胞制備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就像養雞需要雞飼料,干細胞只有在培養基里面不斷地擴充,達到一定數量級才能用于治療和科研。沒有它,細胞培養就沒辦法進行。”周文華解釋。
目前,我國無血清培養基業務基本都被美國、澳洲、日本等國外企業壟斷,近期因為受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影響,培養基的價格飛漲,而疫苗、抗體藥、PDONE藥物等都需要用到培養基,價格大幅波動已經影響到中國整個干細胞產業鏈。據介紹,賽萊拉研發出來的無血清培養基成本只有國外產品的70%左右, 基本上可以替代國外的產品。
消費級應用反哺醫療級應用
賽萊拉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約8081萬元,同比增長11.79%;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628萬元,同比增長13.4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約1066萬元。
從歷年賽萊拉的財報可以發現,公司正在逐步加強主營業務收入結構的調整,加速清理原毛利較低的產品,戰略性降低普通化妝品業務收入,以便集中重點資源發展核心業務。以2018年為例,賽萊拉細胞制備及服務收入增長較多,同比增長21.35%;而化妝品及保健品營業收入同比減少36.31%。
新藥研發從來就是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盡管賽萊拉通過新三板發行了5輪定增募集了近1.4億元的資金,但是賽萊拉董事長陳海佳認為,企業的研發投入,不能僅僅依靠機構投資來燒錢,企業自身也需要有造血能力。
陳海佳認為,經歷了四代的發展,世界化妝品產業正逐步進入第五代,整個產業需要升級,中國要利用此次整個化妝品產業的升級契機彎道超車,做出細胞級的化妝品原料。作為公司掌舵人,陳海佳的思想變化影響到賽萊拉的戰略轉型,公司的化妝品和醫美業務正在往這個方向走,成為賽萊拉科研所需的資金“蓄水池”。
“化妝品這塊我們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和市場,肯定不能丟,但是現在我們的總體戰略方向已發生變化,不是什么都做。化妝品并非高科技產品,但是化妝品中的一些原料是高科技產品,我們的轉型策略就是在品牌方面投入少一點,把主要精力放在原料研制方面。”周文華說,公司化妝品業務現在能帶來現金流,以維持企業正常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新藥的研發周期很難預估,它是做后期戰略上的補充和拔高。
有了自身的造血能力,再加上資本市場的助力,資金充裕后,賽萊拉將在干細胞生物醫藥級應用上不斷拓展,研發出更多干細胞的新藥和臨床治療應用。
目標:建成全球最大的制備中心
隨著國家政策對干細胞產業的逐步放開,以及干細胞產業本身的內生增長,陳海佳認為,按照賽萊拉現在的發展節奏,希望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長。
細胞的來源是否正規、生產過程是否符合國家的標準流程,干細胞產品的質量是否能夠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的檢測鑒定,都是干細胞產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醫院做科研課題、臨床試驗所需的細胞,必須注明來源和出處,因此對上述三個方面能否達標十分重視。
目前,賽萊拉跟國內40多家醫院有合作,且都是頭部的三甲醫院,包括中山醫院、南方醫院、上海仁濟醫院、浙大附屬醫院等。“現在全國有114家干細胞臨床基地,都需要用到細胞。這些基地為什么選擇我們?第一,我們有政府批準的區域細胞制備中心的資質;第二,我們的細胞已經過中國醫藥質量檢驗檢測院(簡稱‘中檢院’)細胞所的鑒定。目前,我們已經有三種細胞獲得檢測鑒定報告,說明我們的干細胞是符合國家生產標準的,也是經過第三方檢測鑒定達到國家質量標準的。”周文華稱。
“今后的細胞藥物生產傾向于區域細胞制備中心這種形式,細胞來源、生產過程、成品質量皆可控。”周文華介紹,“我們已經拿到了廣東省唯一的省級區域細胞制備中心的牌照,目前已經接近30萬人份的產能,二期生產線投入使用后會達到200萬人份的產能,未來賽萊拉將建成世界級的區域性細胞制備中心,產能將達到1000萬人份。”
賽萊拉二期生產線建于廣州從化區,該生產線不單是儲存,還有制備。“我們今后要制備出20種醫院常用的細胞。這條全自動的生產線年底會投入生產,屆時細胞的產能將會翻番。”周文華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