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10:32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張勤峰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多個消息源12月9日證實,因回售違約而牽動市場神經的16呼和經開PPN001回售款已在陸續兌付當中。
在周末上演“生死時速”之后,呼和經開違約事件峰回路轉。
在周末上演“生死時速”之后,呼和經開違約事件峰回路轉。
12月9日,多個消息證實,因回售違約而牽動市場神經的“16呼和經開PPN001”回售款已在陸續兌付當中。
與一年前兵團六師債事件一樣,新一季城投債違約風波不光來得猝不及防,結果竟也如出一轍。
只是,“狼來了”已到第二季,下一回,還會只是虛驚一場嗎?
峰回路轉
多個消息源12月9日證實,因回售違約而牽動市場神經的16呼和經開PPN001回售款已在陸續兌付當中。
“上周發行人已籌集到部分償債資金,但不夠行權規模,未能實現足額償付。”一位市場人士透露,經過溝通,部分投資者撤回部分行權要求,行權規模下降后將能夠得到足額兌付。他并透露,對于撤回的這部分,發行人已承諾3個月內完成兌付。
還有市場人士稱:“不是撤回,是展期。部分行權投資者同意展期,其他行權投資者將得到現金償付。”
光大證券(11.65 -0.43%,診股)固收團隊一份及時點評報告亦稱,16呼和經開PPN001的相關主體已達成協議,但并不存在“回售撤銷”的內容。其預計,發行人會于近期支付部分回售款,剩余款項大概率在三個月內支付。
“上午發行人已將部分回售款和付息款劃給上清所。”另一市場人士證實。
不論細節如何,基本上可以肯定,經過一個周末的發酵之后,呼和經開事件迎來轉機,這與一年前的兵團六師債事件幾乎如出一轍。
“狼來了”第一季
近年來,雖非標等領域的城投債務違約時有發生,但在債券市場上,城投債始終保持著剛兌光環,且在產業債花式違約的烘托下更顯耀眼。
去年8月,城投債信仰第一次遭遇沖擊。
2018年8月1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發行17兵團六師SCP001未能及時完成兌付,讓市場大為吃驚。
雖然嚴格意義上說,這只超短融稱不上是城投債,但其類城投的屬性還是很快引起了對城投債信用風險的大討論。隨后,警報很快解除,17兵團六師SCP001本息在延期兩天后完成兌付。
第二季歷史重演
16呼和經開PPN001扮演了“狼來了”第二季的主角。
這是一只私募債,一些數據和估值服務商將其歸入非城投債的隊伍。但在大多數投資人看來,這就是一只城投債。
國盛證券研報指出,16呼和經開PPN001發行人為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由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審計局100%控股,主要從事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及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業務,是典型的城投業務,2013-2015年相關業務收入占比均超過90%。
從這個角度來說,16呼和經開PPN001一旦發生實質性違約,將比一年前的兵團六師債事件更具標志性意義和深遠影響。
而與不少人預想的一樣,16呼和經開PPN001最終上演了和兵團六師債一樣的償債戲碼。
“我們傾向于呼和經開事件會有一個妥善解決方案,畢竟在經濟下行背景下,風險擴散不可控,給市場帶來的沖擊也更大。”國盛證券之前的研報寫道。
國泰君安(17.52 -0.23%,診股)報告亦稱,政策積極協調的可能性較大,理由有二:一是目前政策天平偏向穩增長,城投違約后果難以承受;二是隱性債務置換剛剛拉開帷幕,此時違約可能會加大市場化隱性債務置換的難度,導致風險提前暴露。“城投違約雖難以避免,但當前不是好的時點。”
城投雖美不無瑕疵
目前城投債風險整體可控,這是市場共識。然而,破剛兌是大勢所趨。“狼來了”已到第二季,下一回,還會只是虛驚一場嗎?
興業證券(6.28 -0.48%,診股)固收研究團隊指出,當前正處于城投政策寬松周期,在“穩存量、控增量”的思路下,政策面在加強對沖,積極推進存量隱性債務的風險化解工作。
不過該團隊指出,當前各地區城投實質上也已經出現分層,對城投企業不宜一刀切和一股勁的“信仰”。對于城投非標違約重災區的城投主體,投資者要保持高度警惕。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即使這次事件最終被妥善解決,也不排除會引發機構自查板塊風險,造成敏感區域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
國盛證券研報指出,對于2020年城投債走勢仍偏樂觀,但分化可能加劇,這也會在估值中體現:第一,城投私募債與公募債的利差可能擴大;第二,AA及以下評級、區縣級和開發區級城投債利差可能走擴;第三,債務管控較差的地區、資質較弱的城投平臺利差可能走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