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10:37 | 來源:金融界 |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早在今年9月,寶馬就曝出裁員消息。為了降低成本,寶馬計劃在2022年底前在德國慕尼黑總部裁員近6000人。彼時,寶馬稱會在12月公布具體裁員情況,但截至目前未有進一步消息。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VDA)近日表示,今年全球汽車產量預計將下降5%。在車市不景氣的情況之下,德國車企不得不削減成本以求能平穩度過這一艱難時刻。大量德國車企選擇了裁員應對,其中包括奧迪、奔馳以及寶馬等汽車巨頭。
最近一兩周,大眾集團旗下品牌奧迪和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相繼宣布裁員,總共涉及2萬個崗位。不僅如此,早些時候包括寶馬、通用、福特、日產等知名汽車公司也加入裁員大潮中,汽車工人們叫苦不迭。
頭部車企也要節衣縮食
今年以來,宣布裁員的車企接踵而至,這對全球汽車工人來說算是最糟糕的一年。據彭博資訊社統計,未來幾年,包括福特、通用、本田、路虎、特斯拉以及大眾等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廠商正計劃裁員8萬余人,裁員地主要集中在德國、美國和英國。
早在今年9月,寶馬就曝出裁員消息。為了降低成本,寶馬計劃在2022年底前在德國慕尼黑總部裁員近6000人。彼時,寶馬稱會在12月公布具體裁員情況,但截至目前未有進一步消息。
隨后,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也宣布,計劃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員逾1萬人,相當于其全球員工總數的3.3%。戴姆勒還計劃促進員工提前退休、制定買斷方案等措施以減少公司成本。一周前,奧迪也傳出到2025年要裁員9500人的計劃,占員工總數的10.6%。
據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除巴西外,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日本汽車市場微跌0.3%,美國和俄羅斯則分別下滑1.9%和2.4%。同時,歐洲地區1~6月份的新登記乘用車數量為842.6萬輛,同比下滑3.1%。
從上述數據來看,汽車銷量下降程度似乎還在各大車企承受范圍之內。實際上,隨著全球汽車市場的持續下行以及電動汽車的崛起,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德國主要汽車工會IG metall預測,德國傳統汽車工人將會逐漸減少。到2030年,德國將會失去7.5萬個制造傳統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工作崗位。這意味著汽車電動化趨勢壓縮了傳統汽車工人的生存空間,車企需要更多高技術人才。于是,裁員成了車企們降本提效的一致選擇。
電動化轉型并不輕松
大部分車企在裁員的同時也致力于開發新的技術,“發展電動化”就是方向之一。以奧迪為例,雖然宣布將裁員9500人,但同一時刻還宣布將創造2000個工作崗位,專注新技術開發。奧迪在聲明中說:“裁員節省的約60億歐元將確保公司9%至11%的戰略運營利潤率,并將用于投資未來的諸如電氣化和數字化等項目。”
此外,通用汽車、福特等公司在宣布裁員的同時也將資金投入到了電氣化開發上。通用汽車CEO瑪麗·巴拉(Mary Barra)曾表示將在北美裁員1.4萬人,通過該措施節約的資金將大規模轉向電氣化投資。福特也不甘落后,除了目前推出的8款電動汽車外,還計劃到2024年在歐洲推出9款新電動車型。
可見,各大車企都把目光瞄向了電氣化和數字化轉型,砸下的資金十分驚人。不過,在汽車電動化的進程中,技術開發成本巨大且前期回報率較低。為了合作共贏,車企們紛紛選擇“聯姻”分攤風險。今年2月,寶馬和戴姆勒宣布將共同投資10億歐元,聯手成立5家出行合資公司,探索移動智能出行業務。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與標致雪鐵龍集團(PSA)也宣布將合體,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
技術開發和合作僅是電動化轉型的第一步。許多歐洲車企還可能面臨貿易戰帶來的關稅增加、更嚴苛的排放規定,以及缺乏充電基礎設施的問題。
此外,電動車續航里程、電池充電時長等問題還沒有解決,部分消費者還在觀望。實力不足的車企必定會倒在開發的第一階段,未來的競爭還很激烈,各大車企的電動化轉型之路道阻且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