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 07:11 | 來源:放牛塘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卓易信息前十名股東中,出現了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這是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原標題:英特爾投資這家科創板原始股,3年大賺12倍!賺的究竟是誰的錢?
來源:放牛塘
昨天,卓易信息正式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卓易信息昨天開盤大漲108.31%,今天又漲43.12%,最新市值達68.70億元,市盈率達133倍。
卓易信息前十名股東中,出現了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這是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英特爾可不是打新進入的,而是上市前從卓易信息老板謝乾那里轉讓來的,即所謂的“原始股”。
(摘自卓易信息招股說明書)
2016年9月,謝乾將持有卓易信息313萬股以2021萬元轉讓給英特爾。
3年后,卓易信息實現了科創板上市。
按照卓易信息的最新股價,英特爾的313萬股市值達2.47億,較3年前的投資成本浮盈12.24倍。
放牛塘證券風險研究院認為,這個回報率,可以秒殺一眾專業創投機構。
英特爾能投資卓易信息,估計與雙方存在業務合作關系有關。
卓易信息有一款產品是固件業務。
固件業務聽著很復雜,其實就是CPU上的一個軟件,全球CPU基本都被英特爾和高通壟斷,所以卓易信息的客戶有英特爾。
卓易信息能夠獲得如此高的估值,或許就跟這塊業務相關。
非IT專業背景的我們,感覺這塊業務很高端,據其招股說明書介紹,全球一共只有四家,卓易信息雖然最小,但也是其中一家。
不過業務收入和占比都不大。
2016-2018年,卓易信息這塊業務的收入僅2,797.84萬元、3,163.74萬元和3,918.04萬元,占比只有24.51%、21.41%和22.89%;毛利僅1,573.82萬元、1,663.00萬元和2,466.74萬元,占比只有26.23%、25.38%和29.34%。
可見卓易信息固件業務的收入和毛利占比都只有四分之一左右。
卓易信息2016-2018年凈利潤(扣非)為2,734.99萬元、2,896.44萬元和4,245.74萬元,則主要由另一塊業務貢獻。
這塊業務叫云服務,2016-2018年,卓易信息云服務收入分別為8,619.42萬元、11,614.21萬元和13,195.93萬元,毛利分別為4,426.65萬元、4,888.11萬元和5,941.18萬元。
“云”分公有云和私有云,公有云基本被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巨頭壟斷,卓易信息一個多億的銷售收入,差距可想而知。
卓易信息做的應該是私有云業務,為政府、企業單獨建設。
在私有云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卓易信息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光A股就有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萬達信息、南威軟件、華宇軟件和銀信科技,2018年銷售收入分別為22.05億、9.79億、27.08億和12.2億,而卓易信息只有1.32億,遠不及對手。
除了收入,業務覆蓋也遜色很多,別人覆蓋全國,而卓易信息主要集中在江蘇地區。
(摘自卓易信息招股說明書)
不僅如此,就是在江蘇,業務來自他們根據地宜興市的比重也很大,就是那個盛產紫砂的地方,2019年1-6月,前五名政企云客戶中,有4家是宜興的。
(摘自卓易信息招股說明書)
以上足可看出卓易信息云服務的競爭力。
固件業務和云服務這兩項業務,有什么相關性呢?
固件業務只是電腦、服務器等IT硬件中的一個小小構成軟件,而IT硬件又只是云服務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舉個可能并不太恰當的例子,一家公司既生產汽車發動機中一個部件,又從事汽車運輸,雖然看似都跟汽車沾邊,但相關性又有多大呢?
卓易信息在招股說明書中自己披露了,“主營業務不同業務之間的關聯度較小”。
(摘自卓易信息招股說明書)
在卓易信息未通過上市審核前,我們發表了文章《這家科創板企業,有兩種關聯性小的業務,未編分部報告,不違規嗎?》。
擔憂卓易信息固件業務并不太多的毛利,分攤完期間費用之后,或許是虧損或微利,真正賺錢的是競爭較為激烈的云服務。
如果投資者以固件業務的估值水平去對云服務進行估值,放牛塘證券風險研究院擔憂類似于是未把沙子和金子分開進行估值。
我們建議卓易信息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編制分部報告,披露兩塊交聯度小業務的各自財務數據,主要包括凈利潤情況,這樣既能讓投資者更好地做出投資決策,又能控制自身的信息披露風險。
但是卓易信息未采納我們的建議。
根據招股說明書記載,卓易信息原本并沒有擁有固件業務,2012年收購了擁有固件業務的南京百敖公司。
南京百敖公司成立于2006 年10月,由北京中科院軟件中心有限公司(中科院控股的國有企業)和 UNISUN HOLDING INC分別出資51%和49%設立,2008年就開始給英特爾供貨。
經過幾次股權變更,最終成為卓易信息的全資子公司。
這次收購,卓易信息只花了一千萬元!
(摘自卓易信息招股說明書)
七年后的今天,卓易信息市值達68.7億元!
2016-2018年和2019年1-6月,卓易信息對英特爾銷售分別為1,608.53萬元、1,938.51萬元、1,788.79萬元和1,057.33萬元,合計為6,393.16萬元。
而英特爾2016年對卓易信息的投資2021萬元,已經賬面浮盈2.27億,期間從卓易信息的采購額不過六千多萬,換個角度來看的話,英特爾因為這筆投資的回報,把六千多萬的采購額扣除,還賺了一個多億。
而卓易信息股東更是回報驚人,卓易信息7年前花了一千萬買了個固件業務,現在賺了好幾百倍。
卓易信息現在一年只有兩三千萬的固件業務,7年前的2012年,南京百敖公司出售這塊業務時,已經在2008年就與英特爾進行合作的情況下,當時的收入究竟有多少,為什么當時才賣了一千萬元,現在卓易信息市值達68.7億元,有多少是固件業務貢獻的?
卓易信息股東以及英特爾,能夠獲得如此高的回報,他們賺的究竟主要是誰的錢?
是卓易信息股東、管理層、英特爾太牛,還是科創板太牛?
在美股上市、市盈率只有13.23倍的英特爾,在中國投資了一家四分之一做固件業務、四分之三做云計算的科創板企業,上市后市盈率竟達133倍,10倍于自己,3年斬獲12倍回報。
放牛塘證券風險研究院樂觀猜測,這是否會激起英特爾等巨頭大力投資擬上科創板企業原始股的激情?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王帥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