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 07:13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但彼時,公司于報告期內的營收呈現下滑的態勢,公司的經營業績是否存在繼續大幅下滑的風險?這也是發審委所關注到的重點。
原標題:IPO被否24個月后再度“沖刺” 華光新材能否“敲開”科創板大門
來源:科創板日報
在排隊苦等近兩年后,2017年1月4日,杭州華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光新材”)最終等來了IPO被否的現實,彼時發審委注意到了華光新材存在經營業績大幅下滑、主營產品之一銀釬料產品存在被其他產品替代等風險。
不過華光新材很快就重整旗鼓,2017年8月25日,公司再次與原保薦人、主承銷商英大證券簽署了上市協議,輔導期限至2018年12月。但在今年1月,公司選擇與英大證券“分手”,并于當月15日火速與銀河證券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而這次,華光新材將目光轉向了科創板。
近日,隨著公司的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在當地證監局披露,這也意味著公司做好了再度沖刺IPO的準備工作,后續進展如何令人關注。
營收曾持續走低
公司官網顯示,華光新材創辦于1995年,是一家專業研發、制造、銷售系列釬焊材料的科技型股份制企業。
按照公司于2016年12月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釬焊材料,主要包括銀釬料和銅基釬料兩大類,其產品主要應用于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的整機、壓縮機、閥門等部件以及電機產品的制造,其中制冷設備領域是公司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
但彼時,公司于報告期內的營收呈現下滑的態勢,公司的經營業績是否存在繼續大幅下滑的風險?這也是發審委所關注到的重點。
結合招股書的內容,發審委的上述質疑主要基于多個方面,其一是客觀因素—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招股書顯示,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為白銀和銅,報告期內原材料成本占營業成本比例在 90%以上。而白銀和銅屬于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頻繁,會使公司產品的毛利率產生波動,進而影響公司業績。
此外,華光新材在招股書中還提到其主營產品之一銀釬料產品,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性。
記者了解到,通常銀釬料的含銀量在 20%以上,由于銀價格昂貴,對釬焊材料行業部分下游客戶形成了一定的成本壓力,因此一些下游客戶在尋找可替代含銀量較高釬料的降銀釬料。
盡管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在目前技術條件下,僅有部分焊接部位(焊點)存在降銀或者銀釬料替代的可能。且以降銀釬料替代原先的高銀釬料,并不會影響公司銀釬料的銷量。
但實際情況是,報告期內,公司銀釬料的銷量呈現持續下滑之態。
因此上述情況也成為了公司IPO路上的“攔路虎”,彼時發審委還是要求公司進一步披露:主要產品之一銀釬料是否存在被其他產品替代的風險,所處經營環境是否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重大變化,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相關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是否充分。
銀釬料產品毛利率高于同行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適應行業變化,華光新材也在通過研發降銀產品、特種釬料替代高銀產品。
報告期內,公司降銀系列產品毛利率分別為50.43%、45.04%、45.96%、52.36%,但前述數據顯著高于公司普通銀釬料各期的毛利率10.30%、10.61%、15.86%、18.99%及同行業可比公司同期毛利率。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華光新材產品的毛利來源于材料配方毛利和研制加工費毛利,公司稱,其研發成本和加工難度較高,因而毛利較高,反而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但該產品會逐步降價,這主要體現在公司降低該類產品與客戶結算的研制加工費或者對產品整體售價予以折讓。
不過上述解釋未能說服發審委,后者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降銀系列產品毛利率遠高于普通銀釬料和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原因及合理性。
時隔近三年,重新沖刺IPO的華光新材必然要規避上述風險,以及對相關信息予以更加詳細的披露。
就上述發審委關注到的相關問題,以及華光新材在IPO被否后又經歷了哪些業務或技術上的調整,12月10日,《科創板日報》記者聯系了華光新材,公司工作人員留下了記者的聯系方式,表示稍后會有董秘辦工作人員聯系,截至發稿前,記者未收到回復。
公司官網則顯示,今年12月6日,公司發布了一則項目竣工環境保護先行驗收意見的文件,里面提到建設的內容為新增年產電子漿料20噸和30噸/年真空釬料技術改造等,其中真空釬料是在行業降銀、節能環保的趨勢基礎上,公司近年研發出的新產品。另外公司目前也在對現有釬焊材料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
責任編輯:陳志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