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 14:5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君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表示,輝山乳業身陷數百億元債務危機,不管誰來接手,被強制退市都不太會影響輝山乳業資產重整進展。
伴隨著一紙公告,停牌、重組兩年的輝山乳業,最終還是迎來了退市。
業內人士表示,輝山乳業身陷數百億元債務危機,不管誰來接手,被強制退市都不太會影響輝山乳業資產重整進展。
輝山乳業上市地位被取消
12月18日晚間,香港聯合交易所發布公告稱(下稱“聯交所”),自2019年12月23日上午9時起,中國輝山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輝山乳業”)的上市地位將根據除牌程序予以取消。
公告稱,做出相關決定是由于輝山乳業并未符合《上市規則》第13.24條有關擁有足夠業務運作或資產的規定,故根據《上市規則》第17項應用指引將該公司置于除牌程序的第一階段。
據悉,輝山乳業股票自2017年3月24日起暫停買賣。2018年9月27日及2019年5月3日輝山乳業被置于除牌程序的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在除牌程序的第三階段于2019年11月15日屆滿前,輝山乳業依然沒有提交任何復牌建議,因此聯交所決定取消輝山乳業的上市地位。
據了解,2013財年至2016財年,建牧場、購草料、奶牛養殖、飼料加工等高額支出使輝山乳業欠下了巨額債務。四年中,輝山乳業總負債分別為46.28億元、78.25億元、106.49億元和170.87億元。
區域乳企轟然倒塌
雖然不像伊利股份、蒙牛乳業一樣在全國范圍內家喻戶曉,但是同為地方性乳企的輝山乳業也曾擁有高光時刻。
2013年9月份,完全剝離國有資產的輝山乳業赴港上市。IPO募集資金78億元,成為當時中國香港歷史上消費品行業首次發行募集資金前三名企業。然而,對于一度被視為財大氣粗白馬股的輝山乳業來講,一切來得太突然。輝山乳業董事長楊凱或許沒想到,曾將自己推上“2016年胡潤百富榜”第66位的輝山乳業,有一日會讓他成為“老賴”。
“輝山乳業稱,公司不需要從第三方供應商處購買苜蓿或安排長途運輸,因此輝山乳業財報中的利潤巨大。事實上,輝山乳業已經從第三方購買了大量的苜蓿,所以它的利潤被大量夸大。”2016年12月份,美國做空機構渾水(MuddyWaters)針對輝山乳業連發兩份做空報告,指出輝山乳業過去發布的盈利有造假之嫌,夸大牧場資本支出,又指楊凱有可能挪用公司至少1.5億元資產,真實數字或更大。
在渾水發布報告做空輝山乳業之后,楊凱兩次累計增持4583.3萬股,耗資1.27億港元,持股比例達到74.06%。
但是2017年3月份,輝山乳業被曝光債務危機,有媒體稱輝山乳業大股東挪用30億元賬上資金投資房地產,資金無法回收,尤其是在渾水沽空報告之后,各家銀行在審計調查時發現大股東挪用30億元現金投資地產,資金無法收回。3月23日,遼寧省金融辦緊急召開輝山乳業集團債權銀行工作會議,會上,楊凱承認公司資金鏈斷裂。
受該消息影響,2017年3月24日早盤,輝山乳業股價突然斷崖式下跌,當天下午1點,輝山乳業股票暫停買賣,停牌前股價跌幅達85%,報收于0.42港元,一個交易日內市值蒸發320億港元。
股價崩盤之后,2017年12月7日,遼寧省盤山縣人民法院公告稱,輝山乳業董事長楊凱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被列入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成為“老賴”。
重整頻陷停滯
輝山乳業債務危機爆發時,涉及的金融債權高達上百億元,涉及70多家債權人,包括23家銀行,十多家融資租賃公司以及部分P2P、私募機構。因此,停牌期間輝山乳業重組消息不斷。
2017年12月份,沈陽中院受理輝山乳業系列企業破產重整案。2018年12月20日,輝山乳業系列企業向管理人提交重整計劃草案(初稿),涉及2702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5155筆債權、720億元。2019年4月份,輝山乳業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重組方案再次被否。
此后,輝山乳業便陷入了漫長的停牌期。2019年8月份,有媒體報道稱,歷時兩年多的輝山乳業資產重整又現新進展。據悉,伊利股份擬投資15億元獲得新輝山公司67%的股權,并承接輝山乳業的所有債務。新公司架構為優然牧業(出資1%,普通合伙人)、伊利股份及其他戰略合作伙伴(出資99%,有限合伙人)共同出資所設立的有限合伙企業,與轉股債權人共同持有新輝山公司股權。但由于無法和近2000名的債權人達成統一意見,該方案目前仍在磋商中。
后又有媒體曝光蒙牛乳業、光明等大企業有意“接盤”的消息,但均無下文。
本次被強制退市公告發出后,有媒體報道稱,在伊利股份介入后,目前由伊利股份、輝山乳業管理團隊、資產重整管理人牽頭擬定的新資產重整方案已發給部分大型債權金融機構征求意見。
《證券日報》記者就輝山乳業被強制退市后由誰接盤等問題采訪輝山乳業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復。
而此前,伊利股份也未就輝山乳業重組一事披露任何公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