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06:53 | 來源:大眾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企業印章失控”放在過去并不多見,但2019年上市公司因內控失效,頻頻爆出大股東、高管“搶公章”大戰。昨日,聚力文化突然爆出印章丟失,甚至連公司保險箱都不見了。有投...
“企業印章失控”放在過去并不多見,但2019年上市公司因內控失效,頻頻爆出大股東、高管“搶公章”大戰。昨日,聚力文化突然爆出印章丟失,甚至連公司保險箱都不見了。有投資者表示,上市公司內訌,大股東“作妖”,股票爆雷,股民只能是傻眼。
內控失效私用印章
今年7至8月,聚力文化高層之間內訌初次暴露,姜飛雄提名獨董候選人遭到否決,公司董事長余海峰投了棄權票;之后在2019年半年報中,姜飛雄稱無法保證半年報內容的真實、準確。兩個月后,雙方的矛盾繼續升級,聚力文化在10月審議通過關于罷免余海峰董事長的議案。
董事長的罷免并未讓管理層“內訌”熄火。聚力文化近日再度爆出令人驚愕的消息,負責保管公司、北京分公司和文娛板塊子公司、分公司相關印章、證照資料的員工劉某某、周某拒絕移交由其代為保管的印章、證照資料,并連續脫崗不到公司上班。經公安備案后,公司于12月13日對公司存放印章及資質文件的辦公室門鎖進行了開鎖,發現保管印章、證照資料的保險柜已不在辦公室。
而另一上市公司——ST雙環爆出外部人士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用于開展保兌倉業務,目前公安局已就偽造印章的報案開始調查取證,12月9日至今,公司律師赴長沙中院陳述偽造印章的嫌疑,處理該案件。
“搶公章”大戰頻繁上演
華儀電氣近日通過自查發現,控股股東華儀集團為獲得公司提供擔保,遞送的財務報表負債情況不符合實際情況,致使公司的判斷出現偏差,導致披露信息和本次自查披露情況偏差嚴重。截至目前,公司違規擔保金額為92590萬元。公司表示,違規擔保過程中,公司實際控制人下達指示使用公司印章。
另外,上市公司還有關于印章使用的澄清:ST圍海12月16日緊急召開董監高聯席會議,確認公司無任何組織和個人授權財務總監“提出將相關印章及銀行復核U盾交與圍海控股”,公司也無任何組織和個人授權印章保管員進行“公章交接”,不存在“是各方協商一致的結果”。至于是否“不是任何個人單方采取暴力搶奪或實施非法行為的結果,更不存在限制相關人員人身自由”,公司希望以相關權力機關的調查結果為準。
但就在12月23日,ST圍海控股股東及董事因私用公章等行為遭行政監管。在經歷“搶公章”大戰后,ST圍海11名高管于12月20日集體遞交辭呈,這一壯舉被媒體指是“高管大型賭氣現場”。
投資者成“熱鍋上的螞蟻”
實際上,上市公司內控失效,發生私用印章以及“搶公章”的行為,著急的自然是爆雷的公司股東。具體來看,*ST赫美第五大股東發律師函,要求公司實控人歸還天鴻偉業公司證照、印章;另外,*ST高升收到法院文書,原告董云巍訴公司民間借貸糾紛立案,涉及借款金額4000萬元,*ST高升釋疑借款系公司時任董事長未經公司審批程序違規使用公司印章所致,該筆借款資金的實際使用方為公司大股東關聯方文化硅谷。
爆出的印章問題遠不止于此。夢舟股份因違規未經內部審議用上市公司印章,遭責令改正;金盾股份印章被偽造系列案件在3月份有了進展,大股東王淼根、陳根榮為解決公司印章被偽造而引發的系列事件與周建燦及金盾集團系企業的民間債權人簽訂框架協議的債權;*ST毅達今年3月在2018年年報披露時,管理層因沒有掌握編制2018年審計報告所需的公章證照,導致年報遲至6月28日才對外披露。
面對印章失控的情況,有投資者向其所持有股票的保稅科技提了些建議:“公司因假發票問題而陷入訴訟官司,區塊鏈電子發票因區塊鏈的技術特點,不可能存在假冒,對于公司管理大有裨益。而傳統印章管理,存在極容易被偽造或者印章丟失等問題,引起的訴訟也會引起投資者擔憂,國家大力鼓勵區塊鏈技術與實業結合,公司可以去深入了解一下。”
但也有投資者向其持股的公司討要說法,ST天成的股民質疑到:“對于公司內部違規用印,導致公司發生重大損失,對于相關人員包括用印人員和印章管理人員,公司是如何處置的?為何不對有關人員進行起訴?”對此,ST天成表示,公司將規范用章行為,落實“專人保管、先審后用、用后登記”的用章規范。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