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6 10:42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提交注冊期間,優刻得對IPO部分方案進行了調整。
原標題:股份發行數量下調58.10%、募資削減27億 “同股不同權”第一股優刻得終獲注冊“入場券”
來源:科創板日報
《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吳凡) 在“提交注冊”狀態默默地等待兩余月后,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刻得”)終于在圣誕節前一天(12月24日)等來了注冊生效的結果。
自優刻得申報科創板以來,因內部“同股不同權”的特殊設置,公司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盡管公司于今年9月27日已經通過上市委審議,但由于存在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存在全年以及以后年度業績持續下滑甚至虧損等風險,外界還是對其能否通過注冊捏了一把汗。
從此次注冊結果看,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體現了注冊制精神,“沒有造假風險,沒有信披重大遺漏,風險提示到位,通過充分信披,交給市場去定價與判斷”。
募集資金大幅削減
與優刻得同時上會審議的還有江蘇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易信息”)和北京金山辦公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山辦公”),當日(9月27日)三家企業均審議通過。
但優刻得在今年10月8號提交注冊申請后,直到12月24日才苦等到“注冊生效”,與之相比,金山辦公和卓易信息分別在“提交注冊”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相繼獲得“注冊生效”,目前這兩家公司已經成功登陸科創板。
兩個多月的時間里,究竟發生了什么?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提交注冊期間,優刻得對IPO部分方案進行了調整。
招股書(注冊稿)披露,發行人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 12140 萬股,不涉及股東公開發售股份,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低于本次發行后總股本的 21.56%。若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即“綠鞋機制”)后,最高發行股數上限為13961 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 27.72%。
但在優刻得于今年12月9日召開的2019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關于部分調整優刻得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方案的議案》,調整為:發行人本次擬公開發行5850萬股股票,公開發行股份數量占本次發行后總股本的 13.85%。
記者注意到,調整后發行方案不采取超額配售選擇權。調整后公司發行股數與原先最高發行股數 13961 萬股相比,下調了58.10%。
隨著發行股份的降低,優刻得也隨之調整了擬募集資金。上述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還審議通過了《關于部分調整優刻得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議案》,公司原擬募資
47.48億元,分別投向多媒體云平臺項目、網絡環境下應用數據安全流通平臺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務平臺項目以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優刻得數據中心項目。
而調整后的募集資金縮至19.89億元,相應的每個項目擬投放的募集資金也在減少。
事實上,在今年12月9日,優刻得收到證監會出具的《發行注冊環節補充反饋意見落實函》,問題僅有一個,即要求公司結合現有業務規模、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進一步說明募集資金(47.48億元)和投資對發行人影響。
優刻得在回函中稱,原募投項目的投資金額較大、建設周期較長,收入和利潤的實現存在
一定不確定性。公司擬調整募投項目。
公司稱,(調整后)一方面,降低了募投項目的投資規模,使募集資金的使用更具可控性和針對性;一方面,縮短了建設周期和募集資金投入期間。而對于項目建設的剩余資金需求,公司將通過再融資、銀行貸款、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等多種方式自籌解決。
優刻得內部人士12月25日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是根據監管層的要求,然后進行的調整,“另外企業注冊過程中,也會有監管層的問詢和企業答復的過程,綜合這些原因,可能(注冊)時間就久了一些”。
盈利隱憂
公司對IPO部分方案的調整,實際上也是為了進一步確保上市的成功。
由于優刻得內部實行的是“同股不同權”制度,根據規定,優刻得選擇的上市標準是: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優刻得營業收入同比增速較 2016-2018 年度有所放緩;毛利率較 2018年下降 9.44 個百分點;凈利潤同比 2018 年上半年大幅度下降84.31%。并且公司還謹慎的表示,2019 年全年及以后年度發行人業績持續下滑甚至虧損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若按照原IPO方案發行股份,可能導致初步詢價后計算出的總市值低于 50 億元,進而存在發行被中止的風險。
此外,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公開發行后總股本超過 4 億股或者發行人尚未盈利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于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 80%”。
若網下投資者申購數量低于網下初始發行量的,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中止發行。在公司近期業績下滑,進而可能導致詢價未達預期的背景下,優刻得原IPO方案發行的總股數較大,存在網下投資者申購數量低于網下初始發行量而被中止發行的風險。
不過,盡管存在凈利潤下滑、毛利率下降等諸多風險,證監會最終還是對優刻得予以放行。
申萬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證監會是否予以通過,主要是取決于對公司公布的信息進行了解、問詢,如果信息披露完整、準確,沒有遺漏,那么理論上就予以放行,“當然放行后能否發行成功,還要看市場,市場如果認為這些問題不至于影響其長期發展,那么就發行成功,反之如詢價未達預期等情況,就會失敗”。
桂浩明認為,關鍵是信息披露,把風險披露出來,讓市場去決定,監管層只是敦促企業完整、準確、全面披露信息,這也是注冊制的根本特點。
另外,由于優刻得內部設置了“設置特別表決權”(同股不同權),前述事項是上交所問詢中關注的重點,相關問題包括:特別表決權安排下是否能維持公司治理的穩定有效、特別表決權倍數是否具有合理性、必要性、是否會損害中小股東權益等。
記者了解到,優刻得在前兩輪問詢中予以了充分的說明,而在第三、第四輪問詢以及上市委審議過程中,上交所未再提及與“特別表決權”相關的問題,這也意味著優刻得的特別表決權安排在前兩次答復中已經基本上過關。
若公司最終成功上市,其將成為A股“同股不同權”第一股。
責任編輯:王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