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09:2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是制度的創新,也是監管理念的轉變,有利于優質科技創新企業借助國內資本市場發展,也有利于普通投資者共享硬科技企業成長紅利。”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
⊙記者 祁豆豆 ○編輯 邱江
編者按
走過2019,科創板“試驗田”澆灌出“硬科技”之花;邁向2020年,注冊制如何將有益經驗推而廣之,續寫存量與增量改革篇章?在辭舊迎新之際,上證報推出《“試”出注冊制》系列報道,擬圍繞“注冊制:從理念到實踐”主題,回顧改革初心,梳理改革實踐,評估改革成效,用以案說法的方式,分析評估改革理念是否指導改革實踐,是否正在轉變為現實經驗,為打好注冊制全面落地這場硬仗未雨綢繆。
12月30日,優刻得招股開啟網下詢價路演。這距離其登陸科創板僅差一小步,卻是A股市場的一大步。隨著優刻得掛牌上市,A股市場將迎來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資本市場改革的新一頁將就此翻開。
科創板賦予時代機遇,注冊制釋放改革魄力,越來越多“硬科技”的資本夢想從“試驗田”照進現實。優刻得就是在科創板包容、多元的環境中,不斷適應、茁壯成長的一支科創“小花”。在資本市場研究專家看來,優刻得的實踐再次試出注冊制的實質,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將發行上市中相關習慣性的實質判斷轉化為信息披露要求。
“這是制度的創新,也是監管理念的轉變,有利于優質科技創新企業借助國內資本市場發展,也有利于普通投資者共享硬科技企業成長紅利。”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
科技創新類公司在成長壯大過程中,往往需要持續的資金注入,需要經歷多輪融資。如果采用同股同權機制,每一輪融資都會對創始團隊和核心團隊的股份予以較大比例的稀釋,創始團隊和核心管理團隊的股份比例越來越低,從而對創始團隊和核心管理團隊的持續創業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而這類企業對創始團隊和核心管理團隊的依賴性又特別高,資本起到的作用只是支持企業發展壯大,企業的核心靈魂是創始團隊和核心管理團隊。于是,市場發明了一種新的股份結構差異化表決權,從而保證了創始團隊和核心管理團隊對公司的控制權。
優刻得的與眾不同就是,因設置了特別表決權,擁有了“同股不同權”的身份。優刻得是國內領先的中立第三方云計算服務商,致力于為客戶打造一個安全、可信賴的云計算服務平臺,是通過工信部可信云服務認證的首批企業之一。目前公司已為上萬家企業級客戶在全球的業務提供云服務支持,間接服務終端用戶達到數億人。
2018年10月,中移資本搭上優刻得IPO前最后一輪融資的“班車”。此次融資后,公司三位共同實際控制人季昕華、莫顯峰、華琨的合計持股比例降至26.83%。
于是,優刻得設置了特別表決權股份的安排——共同實際控制人季昕華、莫顯峰及華琨持有的A類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數量為其他股東所持有的B類股份表決權數量的5倍。由此,季昕華、莫顯峰及華琨通過設置特別表決權持有發行人64.71%的表決權,三人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以及需要股東大會決議的事項具有絕對控制權。
在此之前,“同股不同權”在A股市場尚無生存的土壤。今年初,《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允許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上市??苿摪鍨閮灴痰玫?ldquo;同股不同權”企業敞開了A股大門。
同時,科創板還精心設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滿足科創企業多元化需求。除設置了以“市值”為核心的多套上市標準,提供了市值與凈利潤、現金流、收入、研發投入等指標不同組合的5套上市標準外,還特別針對紅籌企業和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另行制定了2套上市標準,共7套標準供企業自主選擇。而優刻得選取的就是同股不同權的第2套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
在投行人士看來,科創板滿足了不同類型科創企業的發行上市需求,解決了用一個模子衡量所有企業的問題,同時使得部分科創企業可以基于未來成長性獲得盡早登陸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此外,優刻得順利注冊的實踐也再次驗證了注冊制的實質,即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按照注冊制改革要求,發行上市審核實踐中,對沒有違反基本發行和上市條件的特定事項的處理,首先考慮通過信息披露方式加以解決。
具體而言,在核準制下利潤大幅度下滑的企業,可能不符合隱性發行門檻,而注冊制下則堅持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要求企業充分披露風險程度的原因和程度交給市場判斷。以優刻得為例,公司2019年1至6月凈利潤較2018年同期下滑84.31%,在充分披露下降原因和風險提示后,這一問題不再成為發行上市的實質障礙。
責任編輯:田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