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09:0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張艷芬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召開的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多項重點工作,其中“深化農信社改革”是今年發力的方向之一。在此之前,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三年提到要推動農信社改革。
近期召開的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多項重點工作,其中“深化農信社改革”是今年發力的方向之一。在此之前,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三年提到要推動農信社改革。
農信社改制已經啟動近十年。為組建規范的商業金融機構、更好服務縣域經濟,近兩年多地區農信社改制農商行的步伐正在提速。目前,華東等地區的不少省份已全面完成農信社銀行化改革的工作,另有一些省份提出2020年為農信社改制的最后期限。
銀保監會官網顯示,在進入新年之后短短一周時間,多地銀保監系統批復農商行或地方企業入股農信社的請示。但不可忽視的是,不少省份仍然面臨農信社改制農商行的艱難之路,不良資產等歷史“包袱”一時難解。
改制提速
剛剛邁入2020年,銀保監會官網就公布了幾則有關農信社股權變動的信息。
1月1日,河南平頂山銀保監分局批復核準了河南東山國際商貿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投資入股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請示,四家企業合計持有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股份比例達28%。1月3日,四川監管局批復同意四川青川農商行、四川劍閣農商行入股旺蒼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農信社改制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其中,引入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或優秀民營企業在內的優質投資機構,是其化解金融風險、進行改革的關鍵之處。
經記者粗略統計,四川、廣西、河北、甘肅、陜西、福建等地區的銀保監系統去年批復了多家當地農商行和企業參與入股農信社。四川銀保監局不久前還“一口氣”連番批復了四家農商行同時入股一家農信社。批復顯示,該局同意四川瀘縣農村商業銀行、德陽農村商業銀行、四川營山農村商業銀行、四川江安農村商業銀行入股蓬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不少省份鼓勵農商行等系統參股農信社結成“幫扶對子”。例如,2019年3月份,深圳農商行斥資17.02億元戰略入股博羅農商行,以30%的股權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而此次收購與幫扶海豐聯社改制有關。兩家農商行均入股了海豐聯社并助力設立海豐農商行。
截至2019年6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數量共計4597個。其中,農信社數量為782家,較2018年12月末減少了30家;而截至2018年末的農村信用社數量為812家,較2017年末減少了153家。記者另據銀保監會官網金融許可證信息查詢發現,2018年農村信用社共計退出469家,2019年共退出495家。
不良“包袱”難扔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江蘇、山東、江西、安徽、湖北等地完成了農信社改制農商行,但一些地方的農信社改革仍面臨較大改制壓力。
據了解,農信社組建農商行需要經歷清產核資、完善股權結構、改進公司治理等系統調整,而在清產核資這一步驟上,就面臨較大的資金成本。部分農信社因管理不善積累了較高的不良率,因此在改制過程中困難重重。
某農商行高管告訴記者,農信社改制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有效處置不良資產,而化解不良資產需要消耗入股農商行的大量的資本金,這是農信社改制面臨較大阻力的原因。
而一些資金雄厚的農商行在入股農信社化解不良資產方面相對游刃有余。例如,去年4月份,佛山農商行吸收合并了三水農信社,直接承繼了后者的債權、債務,同時三水區農信社解散。
一些農信社在定向募股的同時,搭售不良資產。例如,2019年3月,銀保監會唐山監管分局批復同意遷西縣農信社定向募股。按照募股方案,遷西縣農信社此次定向募股5300萬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幣),每股搭售不良資產1.5元。
但是,匆忙、粗糙地進行改制,并不會從本質上解決問題。“不少農信社轉型實際上換湯不換藥。只是換一個牌子,內里還是原來那一套管理邏輯,經營效率并沒有提升,市場效率提升更是無從談起。簡而言之,光靠技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人才、機制才能解決問題。”上述農商行高管認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