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0 03:0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陸海晴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募基金行業向頭部集中的效應已經越來越明顯。在滬上一位基金公司營銷總監看來,當下是對優質資產的渴求和供需結構失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業績平庸的基金越來越無人無津。”
1月8日,由楊浩掛帥的交銀內核驅動混合型基金一日售罄,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11.06%;1月10日,由楊浩管理的另外兩只老基金進一步限制申購金額。近期,爆款基金頻出,均對發行規模進行了限制,新基金限售的同時,由績優基金經理管理的老基金也在持續限購。
公募基金行業向頭部集中的效應已經越來越明顯。在滬上一位基金公司營銷總監看來,當下是對優質資產的渴求和供需結構失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業績平庸的基金越來越無人無津。”
爆款基金控制首發規模
“又一個爆款基金要誕生了,市場的熱情,資金的充裕遠超我們的想象,想要多買點的客戶,趕緊準備3至5倍資金!”在交銀內核驅動發售前,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在朋友圈中如此寫道。果不其然,從最新公告來看,交銀內核驅動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僅為11.06%
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掌舵的產品愈發受到投資者青睞,基金公司也在開始主動控制規模。
同時,越來越多的爆款基金采用比例配售。數據顯示,2019年按比例配售的主動權益基金數量超過20只,創下近3年新高。其中,廣發科技創新混合型基金認購資金逾300億元,最終發行總規模為10億元,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也創下公募基金配售比例新低。僅2020年開年以來,已經有三只主動權益基金發布進行比例配售的公告。
績優基金持續限購
“預計交銀內核驅動配售比例僅10%左右,楊浩管理的另兩只基金也即將進一步限購,楊浩的產品所剩額度不多了!”今年1月8日,在宣傳新發基金的同時,銀行客戶經理也在提醒投資者申購楊浩所管理的老基金。
昨日,楊浩管理的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相繼發布調整大額申購限額的公告。具體來看,自今日開始,上述兩只基金每日限額從100萬元調整到10萬元。
事實上,多只績優基金持續在調整大額申購限額。例如,今年1月9日,中歐時代先鋒發布公告,稱單日單個基金賬戶通過任一渠道對中歐時代先鋒A的單筆或多筆累計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的金額超過1000元(不含),公司將有權拒絕。此前,中歐時代先鋒A的申購限額為10000元。
一位基金研究員表示,每位基金經理管理的規模都有上限,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是業績的敵人,績優基金進行限購也是必然選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