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 08:17 | 來源:界面 | 作者:石磊磊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德馬科技是又一家從新三板轉戰科創板的企業,其即將與南新制藥同步于1月14日上會,能否順利躋身科創板俱樂部,答案即將揭曉。
?????
?
???原標題:IPO雷達|調整財務數據后沖擊科創板,德馬科技能華麗轉身嗎?
????????來源:界面新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記者 | 趙陽戈
????????德馬科技是又一家從新三板轉戰科創界面板的企業,其即將與南新制藥同步于1月14日上會,能否順利躋身科創板俱樂部,答案即將揭曉。
????????需要指出的是,該公司從新三板撤退之際,曾變更過會計師事務所,并且對其昔日披露過的財務報告進行了一番大調整,2016年的研發投入由之前的0增加到了近2000萬元,凈利潤則由之前的2263.56萬元下調為1774.8萬元。
????????應收占營收6成以上
????????德馬科技成立于2001年4月29日,注冊資本6425.7449萬元,控股股東德馬投資(持股53.3837%),實際控制人卓序(直接間接持股60.4682%)。
????????公司主要從事自動化物流輸送分揀系統、關鍵設備及其核心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核心用戶包括京東、蘇寧、亞馬遜、e-bay、華為、順豐、唯品會、菜鳥、盒馬鮮生、安踏、百麗、拉夏貝爾、新秀麗、九州通、廣州醫藥、JNE、LAZADA等行業標桿企業,還包括今天國際、達特集成、中集空港、瑞仕格、范德蘭德、大福集團等國內外物流系統集成商和物流裝備制造商。
????????專利方面,德馬科技在核心部件、關鍵設備、系統集成等方面申請獲得了123項專利、26項軟件著作權;主持制定1項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2項浙江制造標準。
????????市占率的話,根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組織編寫的《中國物流倉儲裝備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2016-2017年,我國物流裝備行業各類型裝備中,輸送及分揀裝備銷售額分別為60.35億元、81.13億元,同期德馬科技實現的輸送及分揀裝備收入分別為3.98億元、6.03億元,在全國輸送及分揀裝備銷售額中占比分別為6.6%、7.43%。
????????來源:說明書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德馬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157.59萬元、60487.54萬元、72166.24萬元、30862.81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74.8萬元、4105.4萬元、5802.94萬元、1418.73萬元。
????????公司規模增長同時,應收賬款也在增長。報告期各期末,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3887.24萬元、20025.77萬元、22810.92萬元和19531.28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35.03%、39.51%、40.4%和32.07%,為流動資產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應收賬款對比營業收入來看,2019年上半應收就占到了營收的63.28%。不但如此,德馬科技直言,未來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可能還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這對公司來說,面臨的壞賬風險或流動性風險也將增加。
????????新三板掛牌時有污點
????????德馬科技也是一家從新三板走來的公司。
????????2014年6月10日,德馬科技股票以“協議轉讓”方式在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證券簡稱為“德馬科技”,證券代碼為“830805”。2015年12月4日起,其轉讓方式由“協議轉讓”變更為“做市轉讓”。1年多時間之后,德馬科技又在2017年1月23日,將轉讓方式變更回了“協議轉讓”。并最終在2017年11月24日,宣布終止在股轉系統掛牌。
????????在掛牌期間,德馬科技曾還留下了一些污點。比如說2017年6月,股轉公司就曾向德馬科技出具了《關于對未按期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的掛牌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責任人采取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因公司未在2016年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編制并披露年度報告,構成信息披露違規,股轉公司對德馬科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對公司董事長、董事會秘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據悉,當時的董事長和董秘即為仍然在位的卓序和郭愛華。
????????雖然針對上述違規行為,德馬科技已積極整改并于2017年6月29日補充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但始終給自己留下了痕跡。
????????大幅調整研發投入數據
????????另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對比說明書和德馬科技在新三板掛牌時的公開信息,有些數據還被發現有所出入。
????????界面新聞記者看到,在股轉系統官網上,德馬科技的數據更新止步于2016年年報。該年報顯示,德馬科技營業收入、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凈利潤、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4.02億元、2263.56萬元、0.39元。但是在招股說明書中,德馬科技提及2016年的營業收入、歸屬于母公司所有的凈利潤、基本每股收益為4.02億元、1774.8萬元、0.31元。
????????從上述可見,兩個版本營業收入數據相同,但凈利潤數據、基本每股收益差異很大。
????????進一步看,德馬科技2016年的應收賬款、無形資產、未分配利潤、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等,甚至前五客戶對應的銷售金額和前五供應商對應的采購金額,統統都存有差異和調節。
????????來源:2016年年報
????????來源:說明書
????????如此明顯的不同自然也引起了監管層的問詢,對此德馬科技在回復函中都附上了各種相應的解釋,比如研發費用,在新三板公開披露的合并財務報表中該數據為0,但說明書中顯示為1974.72萬元,德馬科技稱變更原因是依據《財政部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比如凈利潤,德馬科技稱變更原因是調整了營業成本、期間費用、所得稅費用等因素導致。看起來這些年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量不小。
????????來源;回復函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馬科技終止于新三板掛牌之際的2017年5月,就決定將此前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變更成了現在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未了結的訴訟尾巴
????????需要注意的是,德馬科技尚有未了結的多起重大訴訟或仲裁案件。
????????一則事因發生在2004年。因北京中郵創制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拖欠發行人工程款,德馬科技于2004年11月向北京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北京仲裁委員會于2005年2月下達《裁決書》,裁定北京中郵創制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向德馬科技支付工程款、違約金及仲裁費合計229.16萬元。
????????此后,德馬科技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并執行到部分現金。因查找不到被執行人的其他財產,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于2005年12月下達《民事裁定書》,裁定執行程序終結。2006年10月,北京中郵創制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平分局吊銷營業執照,但此后一直未清算。
????????2018年6月,德馬科技又再次向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案件正在審理過程中。
????????另一則發生在2017年10月,德馬科技與江蘇北鴻實業有限公司簽訂《銷售合同》,約定由公司為江蘇北鴻實業有限公司制作一批重力式貨架滑道,合同總價款為42萬元。2019年2月,江蘇北鴻實業有限公司以德馬科技銷售的產品存在質量瑕疵為由,向丹陽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其與德馬科技簽訂的《銷售合同》,并要求公司返還貨款及賠償損失共計267萬元。江蘇北鴻實業有限公司申請了財產保全,根據丹陽市人民法院于2019年2月29日下達的《民事裁定書》,德馬科技已被凍結銀行存款260萬元。
????????而就在2019年8月13日,丹陽市人民法院就上述案件作出《民事判決書》,法院認為原告江蘇北鴻實業有限公司主張的產品不符合技術協議要求缺乏依據,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保全費由原告負擔。但原告江蘇北鴻實業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8月29日向江蘇省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還有一則是在2014年11月,德馬科技與云南昆船第二機械有限公司簽訂《件煙輸送系統商務合同》,約定由德馬科技人向云南昆船第二機械有限公司供應輸送設備及單機控制等設備產品,合同總價款為311萬元。云南昆船第二機械有限公司已支付合同價款185.5萬元,剩余款項尚未完成支付。可2018年12月,云南昆船第二機械有限公司申請破產清算并被云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德馬科技也申報了債權141萬元。2019年10月25日,云南昆船第二機械有限公司宣告破產。隨后的2019年11月14日,德馬科技只好將手中的債權概括性出讓給了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價款打折至96.24萬元。
????????責任編輯:常福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