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 09:2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張歆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金融監管部門的動作非常迅速。
疫情來襲,金融監管部門第一時間打響發令槍,銀行業從業者在“防控疫情+支持企業有序復工”的道路上努力奔跑——這是近一個月以來,銀行業戰“疫”的真實寫照。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面對抗“疫”需要和實體經濟需求的雙重召喚,銀行業從業者們正各司其職、各盡其力。從個體看,他們的力量也許微小,但是全行業、跨行業的努力匯聚,則有望形成一股戰勝困難、吹走陰霾的春風。
監管第一時間應對
“連環策”護小微企業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金融監管部門的動作非常迅速。
早在1月26日,銀保監會就發布了《關于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強調了開辟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做好受困企業金融服務等要求。
1月31日,央行下發《關于發放專項再貸款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事項的通知》,專門安排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也就是受到廣泛關注的“金融30條”。“金融30條”從多個層次和維度謀求在防控疫情的同時,降低疫情對于實體經濟、金融市場的影響。
同日,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曹宇就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和金融市場穩定等相關工作接受了媒體采訪并表示,對出現暫時生產經營困難,但前景良好的上市公司,可合理采用多種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幫助其渡過難關。
2月9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專項再貸款實行優惠利率,銀行運用專項再貸款發放的貸款利率也要實行優惠利率。銀行發放貸款的利率上限為3.15%,財政部等五部門發文已明確財政按實際貸款利率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低于1.6%。
與疫情賽跑
高效貸款支撐企業流動性
疫情防控需要分秒必爭,放貸支持小微企業也是如此。對于企業而言,擁有流動性,才能“活下去”。因此,監管話音未落,銀行已經積極行動起來。
深圳市南山區某知名科技企業是幾家大型電子設備廠商的主要供貨渠道,此前并不需要擔心流動性不足。但受此次疫情影響,該公司已停工3個星期,而租金、員工工資仍在正常發放,賬面現金周轉因此出現較大困難。為此,該企業向民生銀行提出緊急票據貼現需求,希望快速解決周轉困難,以便全力投入經營生產。獲悉客戶需求后,民生銀行分支行人員高效響應,緊急為客戶規劃網銀自助貼現解決方案,并最大程度縮短內部審批流程,增加自助貼現額度。當日內,2800余萬元貼現款即全額到賬,有效解決了客戶的燃眉之急。據《證券日報》記者向多家銀行了解,通常情況下,銀行類似信貸審批流程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2月12日,民生銀行深圳分行小微金融部一位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情籠罩之下,資金薄弱、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微企業受沖擊較大,成為金融業抗“疫”的“第二戰場”。為此,該行推出企業客戶關懷計劃,第一時間開通存量客戶的線上自助提款功能。同時要求一線客戶經理主動聯系企業,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對于企業反饋的需求,優先靈活通過線上渠道解決。業務辦理過程中涉及相關資料核實的,優先通過遠程面簽、視頻核實等方式,確保安全、效率以及風險的平衡。從目前市場的反饋來看,這些處理方式獲得了客戶的普遍認同和接受。上述企業負責人也感慨于自己的幸運,“在特別急用資金的時候,幸好有來自銀行的高效支持”。
銀行政策給力
貸款中介“干勁足”
多年從事貸款中介業務的小賈,在春節期間一方面忙著通過微信給客戶或潛在客戶拜年,另一方面也在幫助客戶跟進銀行最新政策。在他看來,特殊時期辦業務也有優勢,“疫情期間,很多家銀行優化了授信政策,基礎材料提供電子版可先行審批,可不用提供正式評估報告,不用來銀行面簽。此外,銀行對于抵押物、經營地不現場下戶。”小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過,有些銀行要求下戶實地調查環節在將來疫情結束后再補上,畢竟銀行也要控制風險”。
“我是2月10日開工的,在線上班,隨時可以跟客戶交流。這兩天,我已經收到了多位老客戶咨詢,即使是暫時不需要資金的人,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做到有備無患。”由于銀行政策比較給力,小賈對于近階段的業務拓展還是比較有信心和干勁的。
記者注意到,與小賈同步復工的還有部分“AI貸款專員”。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張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節后第一個工作日,我就收到了AI電話推銷貸款,雖然并不希望被打擾,卻不得不承認,疫情防控大環境下的工作模式對于AI類推銷比較有利,因為人員流動性降低大大提升了銷售人員陌生拜訪的難度,而AI推銷則不受此影響”。
39630步!
銀行駐村干部的“日常”
除了發放貸款支持實體經濟,銀行還有著一項不為大眾所熟悉的工作——駐村扶貧任務。在戰“疫”的關鍵時期,扶貧與戰“疫”不可避免地交織在一起。
與被迫宅在家里的很多人不同,中信銀行成都分行派駐通書村的第一書記趙霜是村里的“流動宣傳車”。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當地要求對村里每一個返鄉人員進行走訪,精準建立起返鄉人員臺賬。于是,39630步,就成了趙霜微信步數的“日常”。
“感謝鄉親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其實我只是一名扶貧干部,是一名中信銀行員工,是一名共產黨員。”趙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希望邁出的每一步是有意義的,無論是扶貧工作還是抗擊疫情,銀行人永遠在路上。”
武漢地區招聘“不停工”
既招柜員也招行長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即使是在尚未全面復工的湖北,已經有銀行在為春天的到來儲備人才。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僅以最近三天發布的銀行招聘需求為觀測口徑,武漢地區的人才市場依舊火熱:既有總行副行長、投行部門總經理、總行私人銀行副行長等年薪百萬元的職位虛席以待;也有渠道經理、柜員等“入門級”職位提供;還有更多的研發測試、供應鏈管理等技術崗位等待認領。
有金融獵頭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因為年終獎發放時間的影響,每年春節后都是金融人才跳槽的高峰期,今年雖然局面有所不同,但是真正的人才總是稀缺的,已經有多家銀行尤其是民營銀行開出“目標候選人名單”,要求獵頭進行先期接觸,如果雙方能達成共識,也可以不考慮疫情對展業的影響隨時入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