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09:26 | 來源:清華金融評論 | 作者:俠名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金山辦公作為科創板股票首次亮相MSCI指數體系,分別被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和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納入。
?????
?
???原標題:MSCI迎來2020年首次調整:科創板股票“亮相”后迎來哪些機遇? | 資本市場
????????來源: 清華金融評論
????????MSCI迎來2020年首次季度調整,本次調整中科創板股票首次“亮相”MSCI指數體系。隨著A股未來進一步納入各國際指數,同時對外開放持續推進,A股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外資流入A股長期趨勢不變。
????????科創板股票首次”亮相“MSCI指數體系
????????2月13日,MSCI(明晟指數)迎來2020年首次季度調整。根據MSCI官網公布的例行季度調整結果,A股納入節奏加快,科創板股票首次亮相MSCI指數體系。根據慣例,所有變動將會在2020年2月28日收盤生效。
????????在2020年首輪季度調整中,MSCI對A股納入節奏出現了加速和更加開放的態度。具體來看,MSCI A 股在岸指數增加了6只成分股,包括金山辦公、京滬高鐵、上海萊士、深科技、天風證券、中天金融,沒有個股刪除。MSCI全中國指數新增9個成分股,包括金山辦公、京滬高鐵、瑞幸咖啡、中國人保、上海萊士、深科技、通富微、滔搏國際控股、再鼎醫藥;剔除的有:中國首控、美的集團、趣店。
????????對于此次調整,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本次調整后A股納入MSCI最新成分股共計474只,其中主板339只,創業板40只,中小板95只;權重個股依次包括“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五糧液、恒瑞醫藥”等;板塊分布上“銀行、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等行業權重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金山辦公作為科創板股票首次亮相MSCI指數體系,分別被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和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納入。
????????2019年10月,MSCI宣布從2019年11月份起,科創板符合條件的證券將納入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GIMI),具體納入要求包括符合滬深港通等資格;另外,科創板上市的證券也將有資格納入MSCI全中國股票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s)和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MSCIChina A Onshore Indexes)及這些指數的衍生指數。
????????中泰證券研報彼時解讀稱,這表明海外資金已在關注并有望開始加大進駐中國市場及科創板的力度,給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
????????國盛證券表示,疫情過后市場將回歸自身邏輯。在“政策持續寬松+逆周期調節強化+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加持下,市場長期將穩步向上,周期核心資產重估將繼續。投資策略方面,科技成長是階段性主線,關注科創板。科技成長方面,重點關注電子、計算機等行業。隨著科創板持續擴容、重倉科創板基金越來越多,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看好科創板成為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政策逆周期力度持續加碼,后續隨疫情緩和復工復產加速,經濟回歸正軌,周期核心資產價值重估將繼續。
????????不過,MSCI官方表示,京滬高鐵和金山辦公還未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因為科創板股票必須實現陸股通交易,才能獲納入MSCI中國指數。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上交所科創板是一個全新的板塊,在交易、監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與上交所主板存在差異,通過滬股通參與科創板交易需要進行相應的業務、技術評估及準備工作。因此,科創板股票何時納入滬深港通并未有明確的時間安排。
????????同時,這一次成分股的調整并不涉及權重的變化,也就是說目前A股在MSCI何時進一步擴容還是未知數,對于是否進一步提升A股比例,MSCI方面也目前并無時間表。
????????A股國際化推進:外資流入長期趨勢不變
????????新增納入MSCI,意味著國際上對A股更加認可,資本市場國際化步伐將進一步邁開,對資本賬戶的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均有促進作用。
????????MSCI中國研究主管魏震表示,中國A股納入MSCI指數或助推國際機構投資者提高對中國股市的參與度。自MSCI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來的兩年半時間里,新興市場股票板塊發生了重大變化。投資新興市場歷來是一個起伏跌宕的過程。隨著更多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A股在該指數的權重與影響力與日俱增,指數的行業覆蓋范圍、交易流動性及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也得到提升。
????????據了解,另一國際指數——富時羅素也將暫定在2020年2月起,調整中國A股的權重。有資料顯示,富時羅素有關于A股增加權重的“三步走”計劃將于今年完成。
????????在李立峰看來,隨著A股未來進一步納入各國際指數,同時對外開放持續推進,A股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外資流入A股長期趨勢不變。根據國際指數納入安排,A股納入各大國際指數將在長期內持續落實,逐步實現100%納入。同時,我國對外開放持續推進,自2002年實施QFII制度以來,QFII額度已從最初的40億美元提高至2019年初的3000億美元,并在2019年9月10日宣布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相較2019年,雖然A股納入國際指數事件減少,但A股國際化將逐步推進,而當前外資對A股配置比例仍低,A股中外資占比僅3.27%,未來外資將持續配置A股,外資長期流入趨勢不變。
????????廣發證券同樣認為,參考海外經驗,資本市場開放獲得國際市場認可之后,外資會在較長一段時間持續放量流入,即使國際指數納入因子暫停提升,期間外資仍會保持一定規模的流入。以韓國股市為例,在“入摩”之前,凈流入資金量較少且穩定,納入之前的十年(1982年-1991年)外資年度平均凈流入僅5.5億美元;1992年1月韓國股市正式“入摩”,納入之后的十年(1992年-2001年),外資流入近乎呈現逐年上升的走勢,外資年平均凈流入達109億美元,是韓國股市“入摩”之前年均凈流入的近20倍。期間1992年2月至1996年8月之間“入摩”因子暫停提升,但外資仍保持一定規模的持續流入,5年平均凈流入124億美元,明顯高于納入之前十年平均凈流入5.5億美元的規模。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預計,全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仍可保持 3000 億元水平。該團隊表示,2018-2019 年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將A 股以一定權重納入基本解決了標配基準的問題,這便于做相對收益的海外配置機構通過對比標準權重來權衡高配還是低配 A 股,也讓 A 股從過去的“可選”變成了“必選”。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