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09:02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曹晨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繼上周通威股份(600438)宣布200億元投資年產30GW光伏電池之后,多家光伏企業拋出重磅投資方案。如今,晶澳科技(002459)升級投資計劃,擬102億元加碼投資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
繼上周通威股份(600438)宣布200億元投資年產30GW光伏電池之后,多家光伏企業拋出重磅投資方案。如今,晶澳科技(002459)升級投資計劃,擬102億元加碼投資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
實際上,隨著今年光伏政策預期的明朗以及國際市場需求的增加,需求將得到釋放。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光伏頭部企業紛紛擴產,一定程度意味著未來行業集中度將提升。
投資計劃升級
2月18日午間,晶澳科技公告稱,公司擬以新設項目公司的形式,在義烏信息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投資建設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
公告顯示,項目公司注冊資金暫定5億元,建設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設施,打造高度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以電池與組件為一體的生產制造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102億元,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4年。
晶澳科技表示,投資建設該項目符合公司未來產能規劃的戰略需要,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提升光伏電池和組件產能,搶抓市場發展機遇,不斷提高市場份額。
去年12月31日,晶澳科技已與義烏信息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項目投資框架協議,就年產5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彼時的計劃投資額為66億元。
實際上,本次投資方案可以視為上次計劃的升級。晶澳科技表示,現公司根據經營戰略規劃,擬將上述項目調整為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并按此項目規模與義烏信息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進行進一步協商。
行業集中度有望上升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鼠年春節過后,有多家光伏頭部公司加碼光伏領域投資。
2月11日晚間,通威股份發布公告,擬在成都市金堂縣投資建設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總投資預計為200億元。
同日,通威股份發布《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業務2020-2023年發展規劃》,提出至2023年,高純晶硅累計產能將達22萬-29萬噸,太陽能電池累計產能將達80-100GW。
2月12日,隆基股份拋出一份重磅投資計劃。公司擬投資45億元,計劃在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投資建設年產10GW單晶電池及配套中試項目,一期年產7.5GW單晶電池,二期年產2.5GW單晶電池及680MW單晶電池及組件。
實際上,光伏頭部企業的持續加碼或源于政策預期的明朗。近期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了2020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其中5億元用于戶用光伏,補貼競價項目(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按10億元補貼總額組織項目建設。
粵開證券認為,短期看,2020年光伏新政的盡早公布將有利于整個產業鏈對于今年工作的提前準備。從征求意見稿中的內容及數字分析,今年的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較2019年有明顯增長,對于國內產業鏈形成利好。
對于頭部企業紛紛加碼光伏領域投資,開源證券認為,隨著龍頭公司的大規模擴產,以及技術的不斷突破,有望促進產業鏈低成本、高質量產能的釋放,進而提升行業集中度。
疫情不影響行業需求
疫情對光伏行業的影響也備受關注,受到疫情影響,國內電站開工可能會向后推遲,但不影響需求總量成為業內共識。
國信證券表示,疫情不影響光伏行業需求總量。一季度是國內光伏淡季,疫情只是使國內需求釋放的節奏更集中于二、三季度,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達150GW,同比增長25%。
對于晶澳科技而言,公司在近日的機構調研中透露,疫情對生產影響主要是兩方面,一是交通物流方面,二是人員流動限制。
其中,海外方面影響不大,公司在海外當地有倉庫,有庫存可以保障短期供應,隨著2月10日安徽、江蘇等省份的生產基地陸續復工,通過提升產量,爭取把前面影響補救回來。
此外,晶澳科技稱,“從市場來看,市場需求還在,可能因為疫情影響會造成交付順延,全年的增量還在,公司的目標也不變,通過努力達成目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