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0 09:17 | 來源:每日財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經過四輪問詢才過會的南新制藥,存在債務負擔沉重、研發占比過低、供應商產品不合格、靠仿制藥生存等問題,這些如不解決,即使上市了,前景也好不到那里去。...
和同在科創板申請上市的其他公司對比,南新制藥的研發費用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這也使得公司多年來只得依靠仿制藥盈利
出品| 每日財報
作者| 郜融蓮
2020年2月14日,湖南南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新制藥)向上交所提交注冊。公開資料顯示,南新制藥是一家以創新藥研發為核心、以臨床需求為導向,集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創新型制藥企業。
經過四輪問詢才過會的南新制藥,存在債務負擔沉重、研發占比過低、供應商產品不合格、靠仿制藥生存等問題,這些如不解決,即使上市了,前景也好不到那里去。
銷售費用暴增,學術教育費占比高
據招股書顯示,南新制藥產品的適應癥范圍包括抗病毒類、心腦血管類、抗生素類等醫療領域,具體產品包括:辛伐他汀分散片、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頭孢克洛膠囊、頭孢呋辛酯分散片、乳酸環丙沙星氯化鈉注射液。
《每日財報》注意到,2016年-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暴增,分別為0.54億元、1.23億元、4.18億元和6.21億,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9.61%、35.27%、59.67%和61.24%。2017年-2019年銷售費用增長率分別為 127.77%、239.83%和48.56%。
此外,公司近三年學術教育費占銷售費用的比重也在增加。
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學術教育費占銷售費用的比重分別為59.66%、83.03%和91.4%。2018年學術教育費甚至達到3.8億元,平均每天支出100萬,比2017年增長近12倍。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7億元,即每銷售一件產品,超過一半的費用是用于學術推廣。
為什么需要如此高額的學術教育支出?南新制藥稱,公司主要產品均為處方藥品,涵蓋抗病毒類、心腦血管類、抗生素類等細分領域。處方藥的用藥需求除取決于市場容量外,還主要取決于藥品的療效、安全性和醫生對該藥品的認知程度,需要通過專業的學術指導提升產品的市場認可度。產品的特性、用法、療效等需要充分的學術教育,以獲得醫生對創新產品的了解和認可。公司擁有多個獨家產品,尤其是創新藥,其特性往往不為市場所熟悉和了解,這就需要公司持續不斷的學術教育工作。
研發費用不足,靠仿制藥生存
南新制藥目前的研發分為創新藥和改良新藥兩部分,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已有1個創新藥上市,新藥研發管線包括3個在研創新藥和2個改良型新藥項目在研。
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9年,南新制藥研發費用分別只有區區700萬元、1700萬元、4100萬元和710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3%、5.03%、6.64%和7.08%。
和同在科創板申請上市的其他公司對比,南新制藥的研發費用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這也使得公司多年來只得依靠仿制藥盈利。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南新制藥仿制藥業務收入分別為2.54億元、2.77億元、5.49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1.51%、79.79%及78.31%。
公司仿制藥品種辛伐他汀分散片、頭孢克洛膠囊、頭孢呋辛酯分散片、乳酸環丙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等均通過收購廣州南新制藥有限公司獲得。
根據南新制藥研發投入詳情顯示,公司當前的研發重心仍舊落在仿制藥上,創新藥研發的投入比重持續縮小。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用于創新藥研發的投入分別為1247萬元、872萬元、1624萬元和501萬元,占研發費用的比重分別為75.66%、39.52%、35.89%和16.64%,呈不斷下降趨勢。
仿制藥批件即將到期,一致性評價尚未“通關”
根據《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藥品批件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生產的,申請人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申請再注冊。
據南新制藥招股書顯示,公司有39個仿制藥批件即將在2020年內到期,根據公司對相關批件價值的綜合考量,目前公司已按照批件再注冊要求有序開展其中13個藥品批件的申請工作,其余26個藥品批件無法安排再注冊。
南新制藥表示,公司可以合理預計藥品批件在到期前能夠完成此次藥品批件的再注冊。
除了批件到期的問題外,仿制藥的一致性評價也尚未“通關”。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南新制藥僅頭孢克洛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截至2019年12月27日,公司主要仿制藥產品辛伐他汀分散片有3家同類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頭孢呋辛酯分散片有9家同類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
如果南新制藥各品種藥品過評時間較晚或逾期未完成,將造成該藥品短期內無法正常參與公立醫院集中采購環節,或藥品批件無法再注冊,從而導致公司相關仿制藥收入下降甚至無法繼續生產,對公司經營業績將產生嚴重不利影響。
提交注冊并不等于可以成功上市,更不等于上市后可以贏得投資者的認可。南新制藥何時讓學術推廣費用有所降低,何時不再依靠仿制藥來盈利,何時加大研發投入,以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對這些問題,市場只能拭目以待。
(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