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7 02:54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青島金王作為曾經的“亞洲蠟燭之王”,多年前嘗試跨界美妝行業,并為此進行過多番收購,但納入麾下的企業并未能給青島金王帶來經營上的轉機,反而使其商譽懸頂,為業績...
青島金王(002094.SH)2月26日公告稱,公司合計持股8.09%的股東新能聯合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在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不超過4145.3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
據悉,上述股東的減持原因為“經營管理需要”,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實行,具體依實際情況而定。
青島金王作為曾經的“亞洲蠟燭之王”,多年前嘗試跨界美妝行業,并為此進行過多番收購,但納入麾下的企業并未能給青島金王帶來經營上的轉機,反而使其商譽懸頂,為業績變臉埋下了隱患。
業績下滑超七成
資料顯示,青島金王憑借新材料工藝蠟燭起家,在該領域做到了國內第一,產品出口海外,有“亞洲蠟燭之王”的美譽,是國內外從事新材料蠟燭制品生產和銷售的龍頭企業。
青島金王從2013年開始跨界布局化妝品業務,借機實現轉型。經過幾年發展,青島金王為打入化妝品行業進行了多番并購,但花大價錢買來的公司并沒有對業績帶來有效改善,反而增加了商譽,如今商譽大規模計提致使青島金王業績變臉。
1月30日晚間,青島金王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暨商譽減值風險提示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88.66萬元~3132.99萬元,同比下滑70%~80%。
業績下滑的罪魁禍首源于商譽減值。公告顯示,經初步測算,公司預計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總額2億元~2.5億元,減值對象為廣州韓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韓亞)等子公司。
而在2019年前三季度時,青島金王似乎已經顯示出業績變臉的跡象。公司2019年三季報顯示,2019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40.99億元,同比增長2.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9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84.06%。
記者發現,前三季度的業績之所以取得大幅增長,源于處置了子公司所致。
從2019年三季報來看,公司賬面上的商譽為5.67億元,這一數值比2018年末的13.56億元減少了58.17%,原因為“處置子公司所致”,由此看出,青島金王的商譽減值有跡可循。
商譽懸頂
2013年以來,公司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整合優勢資源,加速向化妝品領域拓展,確定了圍繞化妝品研發、生產、線上線下營銷渠道、品牌運營的整體產業規劃和布局,逐步建設形成完整的化妝品全產業鏈。
數據顯示,2018年,青島金王的商譽高達13.56億元,在“處置了子公司”的系列操作后,截止2019年三季度,青島金王的商譽還有5.67元。
2013年4月,青島金王花費3.73億元收購了廣州韓亞100%股權,此筆收購產生商譽3.13億元。
按照業績承諾,廣州韓亞原股東張立海、張立堂和張利權作為業績補償義務人承諾,廣州韓亞2015~2018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股東所有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750萬元、3200萬元、3800萬元、4600萬元,且不低于資產評估報告列明的上述期間內凈利潤的預測值。
數據顯示,廣州韓亞2018年實現扣非凈利潤3308.31萬元,距離4600萬元的承諾還有不小的差距,未達到業績承諾金額。
對廣州韓亞的巨額商譽減值成為青島金王2019年業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青島金王于2016年4月收購的上海月灃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月灃)也出現業績對賭失敗。2019年12月,青島金王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全額收到上海月灃蔡燕芬、朱裕寶支付的業績承諾補償款共計2200萬元,已全額收到返還的現金分紅款約16.54萬元。
截止2019年上半年,上海月灃還有1.7億元的商譽趴在賬面上。
對于以上兩家公司未達到承諾業績的原因,青島金王在公告中解釋稱,近年來,微商、社交電商、跨境電商等新興線上渠道,及內容營銷、網紅營銷、爆品營銷等創新線上營銷方式的沖擊,讓傳統線下渠道的銷售大受影響。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青島金王切入的化妝品行業競爭十分激烈,而且產品迭代速度快,銷售渠道也豐富多樣,青島金王沒有抓住行業痛點,比較困難。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3月,青島金王實現營業收入40.99億元,同比增長2.08%,實現扣非凈利潤4286.89萬元,同比下降72.52%。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