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2:5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3月9日上午,牧原股份股價一度漲逾9%,市值更是一舉突破3000億元大關。雖收盤最終未能站穩3000億元關口,但其表現可謂A股大跌市道下“一枝獨秀”。...
3月9日上午,牧原股份股價一度漲逾9%,市值更是一舉突破3000億元大關。雖收盤最終未能站穩3000億元關口,但其表現可謂A股大跌市道下“一枝獨秀”。
事實上,在生豬養殖頭部企業此前紛紛年報預喜,今年前兩月銷售數據表現不俗,以及豬價持續高位運行,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影響可控且有望拉長行業景氣周期等多種因素共振下,生豬養殖板塊自年后以來的二級市場表現依舊亮眼。
生豬板塊活躍
受益于生豬價格持續保持高位的表現,生豬板塊近期表現亮眼,20天板塊漲幅達到15%。
其中,牧原股份成為申萬一級行業中農林牧漁板塊內首家市值摸高3000億元大關的A股公司。截至收盤,牧原股份股價收于133.49元,最新市值為2942.93億元。
據統計,在所有概念指數的階段表現中,豬產業指數以15.68%的20日區間漲幅位列第十,近5日和近10日的區間表現均位列第四。
2月27日,牧原股份披露2019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2.21億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其中,四季度實現凈利潤47.27億元,同比增長2681%。
此前,新希望曾在2月底突破千億元市值。彼時,公司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將緊盯養豬行業頭部企業目標,繼續刷新自我。”
二月生豬銷售報喜
三月以來,生豬養殖上市公司陸續發布 2 月份生豬銷售數據。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的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了影響下游豬肉的銷售節奏,從而導致出欄量大多環比下降,但由于銷售均價有所提高,單月利潤規模依舊可觀。
以天邦股份為例,公司2月份銷售收入環比增幅約為36%。
收入增長的邏輯依舊是豬價在高位運行。
再如正邦科技,公司2月份銷售收入實現環比和同比雙增長。
傲農生物養殖業務也迎來好消息。
2 月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增逾270%的新希望更是表示,預計從二季度開始出欄將逐級增加,實現快速放量。
巨頭擴張腳步未停
梳理今年以來豬業巨頭們的擴產計劃,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也未能阻止其瘋狂擴張的腳步。與此同時,剛剛進入3月,部分行業先頭部隊就在為贏得這場“搶豬大戰”砸下重金。
以新希望為例,公司3月5日晚發布公告稱,決定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建設 10 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達到43.6億元。
據統計,新希望此次擴張計劃涉及的新增年出欄生豬數量達到300余萬頭,可帶動飼料增量近90萬噸,項目所在地分布較廣,包括廣東、廣西、湖北、山東等地。以其中規模最大的廣東韶關新建年出欄85萬頭生豬養殖項目為例,項目滿負荷生產后,每年可為公司及社會提供優質商品豬85萬頭以上,同時能夠帶動飼料增量25萬噸。
資金來源方面,公告顯示,10個項目的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比例均為2:8,且籌備時間均將自2020年3月、4月開始,大多可在2020年8、9月項目竣工后投產。
天邦股份也在同一天披露,計劃與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政府開展生豬養殖暨食品產業園項目戰略合作,項目總投資額高達70億元。
“淡季不淡”豬價有底
從往年來看,生豬價格會在年后出現回落,但今年生豬價格不但沒有回調,反而出現上漲,包括廣東、浙江、湖南、廣西、江西等省份均價曾突破40元/公斤大關。
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是由于疫情造成的生豬運輸整體不暢,另一方面則由于供給端的不足造成了年后價格的上漲,雖然豬價在臨近2月末出現回落,但仍然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雖然疫情對于行業的影響依舊存在,但不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疫情對于生豬養殖整體影響并不大,屬于可控范圍內,行業補欄的滯后也將會拉長整個行業的景氣周期。
此外,仔豬和母豬價格迭創新高,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供給的緊缺程度。
方正證券的研報顯示,仔豬和母豬的價格在近期不斷走高,整個行業正呈現“一豬難求”的局面。目前全國15公斤仔豬均價2266元/頭,廣西地區甚至達到2500元/頭,從補欄主力來看,當前仍然以集團性的企業為主,但是市場成交量仍然不多。另外,從母豬價格來看,本周50公斤二元母豬的價格高達5582元,基本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
東吳證券也認為,2020 年豬價將依舊保持高位運行,在此影響下,生豬養殖頭部企業的業績確定性較高。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