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0:38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由于國債期貨具有保證金交易、低資金占用、高流動性等特點,保險機構通過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增加了對沖利率波動風險金融工具,可以根據負債和資產久期提前配置期貨交易,把...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18萬億元保險資金該何去何從?
“本次疫情是短期沖擊,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趨勢并未改變。就保險資管行業而言要化危為機,從長計議。”在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召開的2020年資產配置主題工作會議上,保險資管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表示。
在他看來,對于險資投資來說,目前的市場中仍有不少機會,而政策上最近監管部門就保險資金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三項政策征求意見,新修訂的股權投資辦法、保險資管產品“1+3”規則等也將陸續出臺。保險機構投資者要堅持長期價值理念,辯證長遠地看待當前形勢和趨勢。
一波新規將至
曹德云表示,受近期全球性新冠疫情的影響,當前保險資管行業主要面臨的挑戰一是市場環境不穩定,短期內股市和債市都將面臨震蕩行情;二是信用風險上升,企業受疫情沖擊經營困難,進而影響其償債能力;三是資產配置難度大,債券配置空間收窄,優質項目和資產稀缺,投資收益難以提升,也要關注利差損風險及流動性風險。
不過,一些將陸續出臺的政策可能會使得保險資金的投資擁有更多戰略選擇和配置可能。
“最近監管部門就保險資金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三項政策征求意見,新修訂的股權投資辦法、保險資管產品‘1+3’規則等也將陸續出臺。”曹德云在上述會議上稱。
其中,關于放開險資投資國債期貨最近頗受市場關注。
2月21日,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允許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明確相關投資細則,銀保監會近期起草了《關于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并修訂形成了《保險資金參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關于保險資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在征求意見稿中,要求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僅限于對沖或規避風險,不得投機;設定了20%的投資比例上限;并限定了參與國債期貨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硬門檻。
對于將三分之一的資金投資在債券上的保險資金來說,可以參與國債期貨無疑將成為保險公司中長期對沖利率風險的有效工具。
長城證券表示,由于國債期貨具有保證金交易、低資金占用、高流動性等特點,保險機構通過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增加了對沖利率波動風險金融工具,可以根據負債和資產久期提前配置期貨交易,把握收益率和基差高點,對投資組合進行動態久期管理。利用套期保值功能提前鎖定國債及金融衍生品的遠期價格。
目前,多家大型保險資管公司正在從研究策略、系統建設、人員配置等方面積極備戰國債期貨。
另外,在權益性資產方面,監管機構從去年開始就反復提及計劃將保險資金投資權益性資產的30%比例上限進行提高。同時,《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也在去年11月公開征求意見,將形成1個“母辦法”加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3個配套細則的政策組合。
化危為機
盡管在疫情下,保險資金投資面臨各種挑戰,但除了上述包括可參與國債期貨在內的政策利好外,曹德云認為,在各個市場,保險資金投資仍具有不少機會,需要保險機構投資者化危為機。
“從股票市場看,無論與歷史還是與國際比較,市場估值仍較低,存在結構性配置機會;從債券市場看,長期債券發行規模的擴大值得關注;從項目投資看,目前至少有15個省推出共計20多萬億的投資計劃規模,新消費、新技術、新基建、醫養健等領域投資仍有機會。”曹德云說。
天風證券也認為,目前超長期利率債的發行量正在大幅增加,保險公司新配資產的收益率較高且久期提升。“2019年超長期利率債(30年期國債+30年期地方債+20年期地方債)的發行量由2018年的2986億元增至9955億元,預計2020年將增至13700億元左右。目前30年期地方債考慮免稅效應后的收益率約為5%,收益率、安全性與久期均極具吸引力。經測算,2020年的超長期利率債的發行量足夠保險公司進行新增資金的配置,我們保守預估4家上市保險公司的新增長久期利率債的配置比例可高達45%。”天風證券認為,可參與國債期貨和超長期利率債的發行量大幅提升是降低保險資金投資“利率風險”與“再投資風險”的重要利好因素。
那保險資金投資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某大型財險公司資產管理部負責人介紹,“與以往不同,一是在配置方向上,2020年更傾向于國債和優選另類產品,基于利率低、風險加劇等原因,對其他債券類產品不做重點配置。二是在對受托人要求方面,由重配置轉變為重交易,主動尋找市場的交易機會,加強主動管理能力,先找準利率波動反彈的配置時點,再做進一步配置。三是在權益投資方面,優選高股息率和有價值的股票進行長期配置,以作為長期收益來源。”
一位外資財險公司資產管理部負責人則表示,將加大債券類資產投資,加強信用防范和投資管理人的選擇。未來兩個季度將增加債券基金投資,將貨幣基金等低收益流動性管理工具轉化為短債基金和固收保險資管產品,擇機增加二級債基和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投資,加強對權益市場的研究與配置。二是從權益配置思路看,仍以價值型長期投資為主,關注高分紅、打新、絕對收益等策略固定收益投資仍以穩定為主,在利率低位運行、經濟壓力沒有緩和前盡量規避信用風險。
非標資產配置需求增加
在多位險資投資負責人針對目前市場情況的資產配置戰略中,都出現了非標資產的身影。而在目前債券市場利率下行的階段,非標資產的配置需求也被認為會有所增加。
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金融產品投資部總經理朱培軍認為,疫情之后公開市場債券利率下行,而非標金融產品相較公開市場債券的相對利差明顯回升,配置價值顯著,因此判斷今年保險資金的配置需求將較大規模向非標金融產品上轉移。
但朱培軍也表示,從供給層面看,受疫情影響,短期內新項目的推進節奏放緩,預計2020年非標金融產品仍將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但中期來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融資需求會有所增加。
因此,他建議加大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前期對非標資產的配置,后期待收益率達到低點時則相對減緩配置節奏;同時考慮到四季度利率可能有所修復,因此需守住收益率底線,控制配置期限,避免在收益率低點配置大量長期限的非標金融產品,導致未來可能會承擔利率風險。另外需要在信用上應留有安全邊際,建議主要考慮在原有認可信用主體上提高授信或者對高資質主體做偏創新的交易結構。而在行業上,朱培軍認為房地產行業因其兼具期限偏短(一般3年以內)和相對收益率較高的特點,在2020年的非標市場能帶來超額收益。同時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相比房地產貸款額度緊張的信托計劃而言,在非標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