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4 08:2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證監會官網顯示的信息來看,萬泰生物于2016年6月就向證監會發審委提交了首份招股說明書,經過三年半的努力,終于在2019年12月26日成功過會,完成了邁向A股市場的關鍵一步...
《電鰻快報》文/尹秋彤
近日,《不同情境下產量數據是變量 萬泰生物免疫分析儀不靠生產靠杜撰?》一文在醫藥市場激起千層浪,在醫療領域敢開玩笑?其實,《電鰻快報》早在今年1月初就對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泰生物”)做過調查,尤其是在銷售合規方面存在質疑,但發去的求證函卻石沉大海,已經兩個半月了,公司一直選擇閉口不言。
難道,不說話,市場就能放過去嗎?
免疫分析儀銷售數據打架
從證監會官網顯示的信息來看,萬泰生物于2016年6月就向證監會發審委提交了首份招股說明書,經過三年半的努力,終于在2019年12月26日成功過會,完成了邁向A股市場的關鍵一步。此次在上交所申請IPO,萬泰生物擬募集資金3.8億元,分別用于化學發光試劑制造系統自動化技術改造及國際化認證項目、宮頸癌疫苗質量體系提升及國際化項目和營銷網絡中心擴建項目。
市場注意到,招股說明書所披露數據顯示,萬泰生物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2018年的產量竟然是一個變量,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產量數據。招股說明書在“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中顯示,2016-2018年,萬泰生物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的產量分別為89臺、201臺和234臺,由此可見,2016-2018年,其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的產量是逐年增加的。而招股說明書在“報告期內銷量及產銷率情況”中顯示,2016-2018年,萬泰生物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的產量分別為90臺、201臺和175臺,銷量分別為31臺、126臺和106臺,產銷率分別為34.44%、62.69%和60.57%。
也就是說,2016-2018年,在分析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的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兩種不同的情境下,萬泰生物采用了兩組不完全相同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產量數據。是不是那個數據造假?我們不得而知。
銷售費用率高的離譜
《電鰻快報》還注意到,萬泰生物銷售費用率均高于行業平均值,究竟是什么抬高了這一費用率?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萬泰生物銷售費用分別為25199.21萬元、26608.3萬元和26574.35萬元,同期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4408.23萬元、94952.45萬元及98268.67萬元。經計算,2016年至2018年,萬泰生物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9.85%、28.02%以及27.04%。招股書顯示,同行業11家可比上市公司中,萬泰生物2016年、2017年的銷售費用率除低于凱普生物、艾德生物兩家公司外,均高于剩余9家企業。諸如,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基蛋生物2016年、2017年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0.26%、20.85%,安圖生物同期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4.99%和16.77%。另外,11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2016年、2017年的銷售費用率平均值為21.42%、20.98%。
不難看出,相較于其他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萬泰生物的銷售費用率處于高位。對于銷售費用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情況,公司如何解釋?銷售模式與銷售產品結構有同類公司差別在哪里?
截至3月20日,萬泰生物面對質疑選擇了沉默,似乎只要挨過這段時間就萬事大吉,但市場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渾水摸魚的人。對于萬泰生物IPO密云,《電鰻快報》將持續做跟蹤報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