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4 08:2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了解到,截至2020年3月23日,張仁華和韓旭作為瑞康醫藥的實控人及一直行動人已累計質押股合計4.1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6.89%,占公司總股本的27.45%;已質押股....
????????
? ? ?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3月23日晚間,瑞康醫藥發布公告,近日接到實際控制人張仁華女士、韓旭先生的函告,二人所持有該公司的股份合計2650萬股已質押,占其所持股份的5.57%,占公司總股份的1.76%。
????????此外,《電鰻財經》了解到,截至2020年3月23日,張仁華和韓旭作為瑞康醫藥的實控人及一直行動人已累計質押股合計4.1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6.89%,占公司總股本的27.45%;已質押股份限售和凍結數量為3億股,占已質押股份比例74.99%。
????????瑞康醫藥在公告中表示,高比例質押股份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自身行為,股東資信情況、財務狀況良好,具備相應的償還能力,其質押的股份暫不存在平倉或被強制過戶的風險。另外,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最近一年及一期不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重大利益往來情況,不存在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盡管該公司做了詳細解釋,但事實上,該公司的高比例質押與其不給力的業績表現有直接關系。該公司2019年的業績快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億元,同比減少231.06%。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瑞康醫藥自2011年上市以來出現的首次虧損,而且虧損嚴重。對此瑞康醫藥的解釋是,公司收購的近兩百家公司具有輕資產屬性,在合并時形成了較大金額的商譽。公司擬對90余個資產組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22.4億元、衍生金融負債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5億元等。
????????瑞康醫藥的財報顯示,該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打造直接面向醫療機構和零售渠道的直銷網絡,上市以來,瑞康醫藥已經成長為向全國醫療機構直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同時提供醫療信息化服務、醫院管理咨詢服務、院內物流服務和醫院后勤服務的綜合服務商,是全國藥品、醫療器械流通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電鰻財經》注意到,瑞康醫藥營收主要來自藥品器械的銷售,2019年上半年的比例達到了99%以上。其中,藥品銷售收入的比例為56.93%,器械銷售收入的比例為42.68%。另外,該公司銷售的地域性較強,43.9%的銷售收入來自山東省。
????????事實上,自2011年上市以來,瑞康醫藥實現了較高速的業績增長,從2011年至2017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年復合增速為49.7%,這個增速可以用“高速”來形容,然而,2018年該公司的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增速為-69.07%,直至2019年出現虧損。
????????事實上,瑞康醫藥的虧損是該公司之前的瘋狂并購埋下的“地雷”。公告顯示,2015年至2018年,瑞康醫藥收購并表合計約達175家,其中收購數量最高峰是在2017年,并購新增83家。
????????該公司2015年至2018年取得的股權取得成本合計約53.4億元。截至2019年6月末,公司在全國設立的子公司數量已接近200家,分布在上海、北京、廣東、陜西、山西、福建、浙江等30個省份。其中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覆蓋率超過80%,基層醫療機構覆蓋率超過60%。
????????由此可見,過去幾年,瑞康藥業業績的高速增長并不是來自內生式增長,而這種靠外延式收購得來的利潤并不可靠,而且,如此多的子公司且分布之廣讓瑞康醫藥的“消化”出了問題。這也是該公司的業績增長在2018年戛然而止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除了業績出現首虧外,更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緊張的資金狀況。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商譽余額為31.19億元,2019年預計計提22.4億元商譽減值,占商譽余額71.82%。負債方面,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瑞康醫藥賬上有息負債約7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8.5%。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