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6 08:40 | 來源:保觀察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保觀察看來,雖然利差、費差、死差等是保險公司的重要利潤來源,但投資收益對保險公司凈利潤所作出的貢獻更大,直接影響險企財務報表的“陰晴”。...
原標題:眾安在線喜與憂:虧損王變成炒股高手,健康險逐漸一險獨大
來源: 保觀察
3月23日,四大互聯網保險之首的眾安在線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2019年,眾安在線總保費收入146.3億元,同比增長30%;凈利潤為-6.39億元,虧損面有較大幅度收窄;全年總投資收益18.16億元,同比增長264%。
保觀察仔細研究分析眾安在線近年財報,該公司不斷提升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力度,正在從“虧損大王”變成“炒股高手”;同時,眾安在線的健康險業務不斷發力,逐漸“一險獨大”,而曾經依賴的消費金融和航旅等相關險種正在走下坡路。
01.
上市三年虧損34億元,
投資收益決定利潤虧損大小
保觀察梳理統計該公司2017年至2019年財報,眾安在線正在從媒體眼中的“虧損大王”到“炒股高手”的轉變。在虧損方面,眾安在線在2017年至2019年分別虧損9.96億元、17.97億元、6.39億元,三年合計虧損34.32億元。在不少媒體的報道中,眾安在線是名副其實的“虧損大王”。
而保觀察發現,眾安在線慢慢正在變成“炒股高手”。2016年,眾安在線的保費也僅30+億元,而到了2019年這個規模已經到了140+億元,三年間增加了100多億元。保費收入的大規模增加,使得眾安在線可用于資產管理的資金規模也在大幅增加,2016年用于投資的資金為78億元,而到了2019年這個規模已200億元。資管規模的擴大,也使得眾安在線的投資收益也在大幅增加,2016年時僅1億,2017年大幅增加到8.31億元,2018年下滑至4.99億元,2019年翻兩倍增長至18.16億元,可以稱得上是“炒股高手”了。
對于2019年投資收益的翻倍增長,眾安在線解釋稱,受益于A股市場的優異表現,總投資收益率達到9.3%,總投資收益達到18.16億元。保觀察也注意到,眾安在線資管用于股票及基金投資的比例也有所提升,2017年~這2019年這三年分別是15.3%、11.7%、20.4%。
應該說,眾安在線把資金用于股票及基金投資等符合險資的本性。但這也存在著靠天的吃飯的問題,A股或其他資本市場形勢變好,將使眾安在線的利潤表好看很多;如果資本市場變差,眾安在線的利潤表會很難看。這從眾安在線2018年、2019年的凈利潤和總投資收益的大反差得以驗證。
這在其他上市險企或中介機構上也有類似現象。中國太保2019年凈利潤277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該公司的投資收益達677.62億元,同比增加了142.85億元。這種百億規模的增加主因是固定息投資利息收入增長,以及受權益市場上行影響,證券買賣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所致。
而泛華金控2019年凈利潤1.89億元,同比減少69%。主要原因是該公司在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投資收益下降和對聯營企業投資進行一次性減值撥備。在投資收益方面,泛華金控2019年第四季度投資收益938.6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294.6萬元,下降78.1%;在減值方面,泛華金控2019年四季度對聯營企業泛華金融的投資按年末市價計提減值撥備3.2億元。
在保觀察看來,雖然利差、費差、死差等是保險公司的重要利潤來源,但投資收益對保險公司凈利潤所作出的貢獻更大,直接影響險企財務報表的“陰晴”。
02.
健康生態不斷擴張,
消費金融和航旅走下坡路
從眾安在線2016年至2019年不同保險品種占比變化來看,健康險正逐漸成為這家公司的“一險獨大”產品。
2016年,眾安在線健康險收入2.05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6.02%;2017年,眾安在線健康險收入9.39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15.77%;2018年,眾安在線健康險收入23.65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21%;2019年,眾安在線健康險收入46.35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31.68%。
僅僅四年,健康險收入從占比6%到占比32%,可見眾安在線在健康險領域的深入發力與進展。與此同時,眾安在線曾經依賴的消費金融和航旅兩向業務,正在雙雙走下坡路。
這也可從消費金融、航旅分別對應的信用保證險、意外險等保險產品占比變化得以驗證:(1)2016年,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收入合計6.21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18.22%;意外險收入9.82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28.81%。(2)2017年,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收入合計13.44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22.57%;意外險收入14.76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24.79%。(3)2018年,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收入合計37.6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33.4%;意外險收入22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19.55%。(4)2019年,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收入合計33.79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23.1%;意外險收入17.97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12.28%。
由上可看出,意外險占總保費收入的比重從2016年的28.81%不斷下滑至2019年的12.28%。而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占比呈現先攀升后降低的趨勢,從18.22%攀升至33.4%再下滑至23.1%。
眾安在線保險產品占比格局的變化,除了公司戰略使然,很大程度上也是這幾年國家相關政策變化對眾安在線產生實質影響,如健康險政策刺激不斷,而網貸政策和意外險政策的不斷收緊,使得該公司健康險逐漸“一險獨大”,而消費金融及航旅兩業務不斷受到影響。
自2016年以來,我國健康險市場已經連續幾年呈現30%左右的高速增長。今年以來,更是利好政策頻頻。1月,銀保監會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力爭到2025年,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2月,銀保監會發布《普通型人身保險精算規定》,這項政策使部分健康險產品價格下降3%~5%。3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豐富健康保險產品供給。
眾安在線也加大了在健康險領域的投入,如旗下的暖哇科技,去年完成億元天使輪融資,今年2月再次完成億元A輪融資。這勢必會對眾安在線未來的健康險收入產生利好影響。
與此同時,眾安在線的消費金融及航旅兩業務受政策利空影響正在顯現。3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介紹,網絡借貸平臺數量大幅減少,在運營的網貸公司數量較3年前減少了90%。網貸平臺的大規模減少,使眾安在線的消費金融生態受之影響或非常大。如眾安在線在2019年財報所言,“2019年,面對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趨嚴的監管環境以及持續上升的消費金融行業風險,我們主動收緊風控標準,嚴格監控底層資產風險表現,并縮減業務規模,尤其是在與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時大幅提高了準入門檻。”
此外,今年3月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要探索建立與內控水平、銷售渠道、銷售方式、賠付情況等因素掛鉤的費率調整機制,逐步淘汰賠付率過低、渠道費用過高、定價明顯不合理的產品。如果再加之疫情因素對航旅業的沖擊,今年眾安在線的意外險收入或許會更加難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