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07:59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交易所根據規定做了一張表格,照著填就可以了。更方便,更踏實了。”一位剛申報了科創板IPO項目的保薦機構項目負責人說,不用擔心企業的“科創屬性”被過度爭論。...
原標題 讓科技企業更快更便捷向科創板集聚
□本報記者孫翔峰
這個略感料峭的春天,監管讓科創板更有溫度。全球經濟體風雨飄搖之際,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竭力向實體經濟輸血,堅定不移地推進深化改革。動員所有力量讓資本市場運轉實現常態化、通過新技術運用實現企業融資通道的暢通、開辟綠色通道助力特定地區和主體獲得資本支持渡過難關。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推進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助力國家科創轉型戰略的科創板新政應運而生。日前,證監會發布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上交所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簡稱《暫行規定》)。
在總結了科創板受理企業一年時間里的實踐經驗后,監管機構發布了“科創屬性評價體系”,這意味著,科創板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原則性要求,也有了更系統的制度保障,從而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更快更便捷向科創板集聚。
“交易所根據規定做了一張表格,照著填就可以了。更方便,更踏實了。”一位剛申報了科創板IPO項目的保薦機構項目負責人說,不用擔心企業的“科創屬性”被過度爭論。
首先,科創屬性評價體系更具包容性。證監會發布的評價體系不僅包含3項常規指標,還有5條例外條款。在上交所方面的《暫行規定》也設置了“例外情形”。事實上,這些都是根據當前我國科技產業領跑企業少、跟跑企業多,大型企業少、“小而美”企業多的現實情況預留下的緩沖空間,可以包容更多合適的企業申報科創板。
其次,尊重企業自我評估。《暫行規定》進一步明確,科創屬性暫未達到科創屬性指標要求,但短期內能夠達標的發行人,如經謹慎客觀評估認為自身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可以先行提出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已上市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約有2成企業并未達到常規指標,如安集科技、芯源微等,但其公認的較高科創屬性仍獲得監管和市場認可。
再次,動態調整評價體系。證監會表示,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是根據現階段科創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的;上交所也在規定中加入了“暫行”。隨著申報渠道的進一步減負高效,將會有更多以評價體系為參考指標的科創企業“精準申報”,也將會給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和動態調整提供高效的參考體系,從而推動評價體系更符合實際、更具有包容性。
最后,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應報盡報”,進一步加強科創板集聚效應。科創板目前上市企業已有近百家,其中不乏中微公司、瀾起科技等業界龍頭,AI巨頭之一的寒武紀也已經提交申請。科創板的“集聚效應”和“引領效應”越來越明顯。
2020年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推進年,回望當時的改革初心,仍然振聾發聵,充滿著前瞻性和戰略智慧。“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盡早取得突破,力爭實現我國整體科技水平從跟跑向并行、領跑的戰略性轉變。宣布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無疑是重大戰略部署中打通資本市場通道的關鍵一環。作為改革試驗田,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精神不會動搖;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提升技術韌性、制造柔性和市場彈性,推動硬科技企業上市、培育潛力企業做大做強的責任感不會動搖。深化科創板注冊制試點,繼續辦好科創板,仍然是資本市場重要改革任務,也是各方共同責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