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1 04:07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郭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9年的“召回冠軍”奔馳,3月同樣大幅召回82491輛汽車,其中包括二次召回77607輛國產C級四驅、E級四驅、GLCSUV。該批次車輛在此前召回維修工作過程中,或未能完全依照操...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3月份發布的召回公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經過匯總、統計,整理出“2020年3月國內乘用車召回榜單”。3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共有14個品牌累計發布13起公告,共計召回汽車424297輛,同比增長34.24%,環比增長229.14%,從而結束前兩月的低位運行狀態。
德系延續高頻大量召回
具體來看,德系品牌的高頻召回仍在持續。3月,德系共5個品牌分7批次,累計召回汽車200467輛,占召回總量的47.25%,無論召回數量還是頻次都處于“領先”。
其中,保時捷再次現身召回市場,并大幅召回117425輛Macan。身為高檔乃至超級跑車品牌,保時捷的頻繁召回對其品牌形象無疑將帶來影響,甚至引人擔憂其是否存在質量管控問題。1月,保時捷就曾有645輛911因車輛中控臺控制單元軟件錯誤而被召回;2019年,保時捷更累計召回汽車多達257545輛,遠超其全年86752輛的銷售水平。
2019年的“召回冠軍”奔馳,3月同樣大幅召回82491輛汽車,其中包括二次召回77607輛國產C級四驅、E級四驅、GLC SUV。該批次車輛在此前召回維修工作過程中,或未能完全依照操作指導更換轉向齒條止推件,由此可能造成轉向波紋管密封不當。在本應彌補問題的召回過程中再出紕漏,值得奔馳深思。
接下來,沃爾沃3月大規模召回了150929輛進口與國產汽車,從而推升瑞典系品牌召回占3月總量的35.57%,僅次德系。此外,韓系現代與起亞共召回汽車47398輛,占比11.17%。而英系、意系和美系分別召回23527輛、1905輛和71輛,占比均不足一成。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高田問題氣囊的召回,繼2月重現市場后,3月再次波及23507輛捷豹品牌汽車。至此,今年已有45512輛汽車因裝配高田問題氣囊而被召回。在此之前的2017年,高田氣囊致9758575輛汽車被召回,2018年達到1748463輛,2019年升至1930191輛……
豐田機油增高解釋難服眾
召回市場之外,3月爆發的豐田“機油門”愈演愈烈。事件源于一位車主表示,其行駛里程僅19公里的2020款豐田RAV4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現象。此后,相同問題投訴快速涌現,搭載A25B同款發動機的豐田RAV4榮放2.5L雙擎、亞洲龍2.5L雙擎、凱美瑞2.5L雙擎、雷克薩斯ES 300h四款2.5L混動車型無一幸免。
即便有本田“機油門”的前車之鑒,豐田對此次事件的應對依然無法令消費者滿意。豐田車輛機油升高、乳化爆發初期,消費者在4S店無法獲得明確答復和根治辦法,廠家同樣遲遲未能給出解釋或是解決方案。
直到3月12日,一汽豐田首先承認確有此事,但表示“機油增加和乳化是正常現象,對發動機的性能沒有影響”,并認為機油升高或源于四點,其一,車輛出廠前機油注入測量存誤差,致液面高過機油尺最高線;其二,車輛保養更換機油時遇到以上問題;其三,車輛冷啟動時未完全燃燒的汽油流入機油中;其四,測量時地面平整度、機油溫度等也有可能導致機油升高現象。
然而,看似有板有眼的回復,卻并不具有說服力。首先,行駛于同樣路況、處于同樣環境、加注同樣油品,為何只有豐田出現如此之多的機油升高和乳化現象?更令消費者無法接受的是,機油升高和乳化對車輛發動機都會帶來明顯危害。當機油中混入汽油達到一定程度時,機油的粘稠度會下降,可能導致汽缸拉缸、軸瓦磨損等;而乳化現象則會影響機油在潤滑、清潔、散熱等方面的性能,進而加劇發動機內部的磨損,縮短使用壽命。顯然并非豐田官方回復的“沒有影響”。
有業內人士表示,頂著“開不壞”的名頭聞名于世,卻在遭遇問題時難以服眾,豐田的品牌形象或將遭遇極大打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