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 02:4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思文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金公司以4.44億元超越中信證券,登頂一季度首發承銷與保薦收入榜首,與其他券商拉開距離,占IPO承銷收入市場份額的16.5%,頭部券商投行實力顯著。另有5家券商一季度IPO...
????????受疫情影響,新股發行情況及券商投行收入情況備受市場關注。在一季度券商投行業務收官之際,《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監管層繼續堅持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市場共有51家企業成功上市,募資金額合計786.22億元,為券商首發業務帶來26.9億元收入,環比增長89.76%,同比剔除科創板項目收入后則下滑25.37%。
????????中金公司以4.44億元超越中信證券,登頂一季度首發承銷與保薦收入榜首,與其他券商拉開距離,占IPO承銷收入市場份額的16.5%,頭部券商投行實力顯著。另有5家券商一季度IPO收入在2億元至3億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擁有保薦資格牌照的92家券商中,還有69家券商的IPO承銷收入“顆粒無收”。
????????中金公司超越中信證券居首
????????首發上市情況直接影響著券商首發業務的收入水平。據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券商首發項目中共有51家企業成功上市,為券商年內首發帶來26.9億元收入,其中科創板項目持續券商首發收入帶來明顯增量,16.32億元券商首發收入來自24家科創板項目,占比超六成。
????????就各券商角度而言,中金公司以4.44億元超越中信證券,登頂一季度首發承銷與保薦收入榜首,與其他券商拉開距離。具體來看,中金公司一季度成功承銷與保薦8個項目上市,其中科創板項目共計6個,分別為華潤微、澤璟制藥、華峰測控、百奧泰、優刻得、威勝信息。
????????中信建投證券位居第二,因承銷與保薦京滬高鐵、東岳硅材、天箭科技及科創板項目廣大特材和紫晶存儲獲2.92億元收入。光大證券躋身前三,因承銷與保薦5個項目獲2.54億元收入。此外,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國金證券今年一季度首發承銷與保薦收入也突破2億元。
????????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共有23家券商的首發承銷與保薦收入“入袋”,而我國擁有保薦資格“牌照”的券商已達92家,照此來看,今年一季度還有69家券商的首發承銷保薦收入“顆粒無收”
????????對于券商IPO承銷收入及全年投行業績預測,渤海證券非銀團隊在近期表示:“2020年投行業務放量將為證券行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在謹慎/中性/樂觀假設下,2020年IPO承銷保薦收入分別為126.67億元、133億元、139.34億元。投行業務總收入在謹慎/中性/樂觀假設下的總收入為628.9億元、678.04億元、727.21億元?!?/p>
????????一季度股權承銷業務承壓
????????若對比以往首發收入來看,今年一季度首發收入較去年同期驟增89.76%,多賺了近13億元。若剔除今年一季度科創板項目收入,券商一季度首發收入則呈下滑趨勢,同比下滑25.37%。
????????不難看出,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首發收入或因疫情原因而受到影響。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曾預測,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業務現場走訪工作將由于疫情影響而暫緩,證監會也將涉及IPO、再融資、并購重組的一些回復期限要求予以延緩處理,預計投行業務項目進度將受到影響,券商一季度股權承銷業務承壓。
????????不過,券商豐足的IPO儲備項目有望為今年后三個季度的券商首發收入“添磚加瓦”。
????????數據顯示,目前證監會受理的IPO審核申報企業為406家,其中“已受理”狀態的有19家,“已反饋”的有186家,“已預披露更新”有168家,“中止審查”有33家。此外,已在地方證監局信息公布的“輔導備案登記受理”的企業數量達1780家。
????????中信建投證券的IPO“儲備軍”最豐富,達34家,此外還有101個項目已完成輔導備案登記受理。其次是中信證券,保薦IPO排隊家數達27家,輔導備案登記受理的有114家。招商證券、民生證券排位第三、第四,IPO排隊數量分別為25家、20家,輔導備案項目分別為84家、70家。這些IPO排隊儲備項目有望在2020年后三個季度率先登陸A股,為券商IPO承銷收入帶來新的增長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