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07:53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開放企業申報以來,共有三家企業在首次上會后被暫緩審議,除了上文提到的兩家公司,天合光能也在其列,該公司在3月11日第二次上會后也成功過關。至此,所有科創板暫....
原標題:科創板又過會兩家:復旦張江、秦川物聯第二次闖關終于成功
4月3日,兩家曾遭暫緩審議的科創板申報企業二度上會,雙雙闖關成功。
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顯示,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在4月3日分別召開了2020年第6和第8次審議會議,決定同意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上市申請。
這兩家公司的特殊之處在于,兩家公司此前都曾經在2019年經歷過一次上市委會議,但結果都是暫緩審議,在重新經歷了審核問詢之后,這兩家公司終于獲得了科創板注冊流程的入場券。
科創板開放企業申報以來,共有三家企業在首次上會后被暫緩審議,除了上文提到的兩家公司,天合光能也在其列,該公司在3月11日第二次上會后也成功過關。至此,所有科創板暫緩審議企業全部通過審核。
近期,無論是對科創板申報企業的受理,還是對排隊企業的審核和上會安排,上交所在科創板方面的工作進程明顯加速。4月3日,上交所受理了四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為2020年以來單日受理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天。
澎湃新聞記者還注意到,科創板上市委在審核會議上將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問詢的關鍵要點。審議結果顯示,復旦張江和秦川物聯在上會時,均被上市委要求說明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2020年一季度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的影響,公司的應對措施,是否會對全年經營及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是否影響發行人持續經營能力及本次發行上市條件。
復旦張江:去年凈利潤大增1.4倍,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
復旦張江成立于1996年,注冊地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12.590, 0.25, 2.03%)技園區,主要從事生物醫藥的創新研究開發、生產制造和市場營銷。本次進軍科創板,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12.890, -0.18, -1.38%),擬融資金額為6.50億元。
2002年起在港股上市的復旦張江,股票代碼為01349.HK。2019年10月18日,復旦張江首次上會后被暫緩審議,成為科創板首例。如今二次上會成功,復旦張江將由證監會進行注冊程序,一旦完成,復旦張江就能在科創板和港股市場實現“A+H”兩地上市。
截至4月3日下午,復旦張江的港股股價為5.11港元。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主要為基于光動力技術平臺的鹽酸氨酮戊酸外用散(商品名:艾拉)和注射用海姆泊芬(商品名:復美達),以及基于納米技術平臺的抗腫瘤藥物長循環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商品名:里葆多)。
其中,艾拉是世界首個用于尖銳濕疣治療的光動力藥物,是復旦張江國內獨家生產銷售產品。艾拉自2007年產品上市至報告期末,已累計實現銷售417.3萬支,累計銷售收入超過23.23億元。報告期內,其累計實現銷售207.47萬支,累計銷售收入11.62億元。
里葆多于2009年上市銷售,是全球首個抗癌類脂質體藥物 Doxil 的國內首仿藥。截至報告期末,已累計實現銷售61.2萬支,累計銷售收入超過21.57億元。報告期內,其累計實現銷售23.80萬支,累計銷售收入8.64億元。
復美達也是復旦張江國內獨家生產銷售產品,用于治療鮮紅斑痣。復美達2017年開始生產銷售,自產品上市至報告期末,已累計實現銷售4.52萬支,累計銷售收入超過1.69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復旦張江在近三年間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高速持續增長。
2017年,營業收入為5.11億元,凈利潤為6015.89萬元;
2018年,營業收入為7.42億元,同比增長45.29%,凈利潤為9091.32萬元,同比增長51.12%;
2019年,營業收入為10.29億元,同比增長38.75%,凈利潤為2.21億元,同比增長142.71%。
不過,受疫情影響,復旦張江2020年第一季度的經營情況出現大幅下滑。
招股書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主要產品艾拉、里葆多、復美達終端使用量受到疫情較大影響,同比降低 50%以上,且產品發貨受到一定影響。由于流通環節的正常庫存量可供應目前相對較低的使用量一段時間,且交通運輸已在逐漸恢復,不會導致產品斷貨。預計2020年1-3月可實現營業收入為1870萬元至3650萬元,同比減少78%-5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80萬元至-734萬元,2019年同期為490萬元。
不過,復旦張江也表示,因往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占全年營業收入的比例均在10%左右,因此截止到目前,本次疫情對公司2020年全年業績影響將處于較低水平。
秦川物聯:疫情對一季度業績存在一定影響,補充披露現任財務總監具備專業能力
秦川物聯總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此次申報科創板上市的保薦機構為華安證券(7.550, -0.21, -2.71%),擬融資金額4.07億元。
招股書顯示,秦川物聯是從事智能燃氣表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定位是“智慧燃氣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包括IC卡智能燃氣表、物聯網智能燃氣表、膜式燃氣表、遠控智能燃氣表及工商業用燃氣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秦川物聯擁有92項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及136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財務數據顯示,秦川物聯的營業收入在過去三年內增長穩定,但凈利潤則出現了先暴增再微降的局面。
2017年,營業收入為1.61億元,凈利潤為979.93萬元;
2018年,營業收入為2.03億元,同比增長25.79%,凈利潤為4436.94萬元,同比增長352.78%;
2019年,營業收入為2.45億元,同比增長20.84%,凈利潤為4422.95萬元,同比下滑0.32%。
對于凈利潤在2019年走上下坡路,招股書解釋,主要是受到研發投入增加、折舊費用上升、增值稅退稅因稅率調整而有所減少、財務費用增加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公司預計,2020 年度的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產品毛利率會進一步下滑;同時,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的影響,下游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的推遲,開工不足導致生產成本有所上升,2020年度存在業績下滑的風險。
在招股說明書中,秦川物聯明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2020年一季度業績存在一定的影響,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約為3400萬元至4000萬元,同比下降13.32%至上升1.97%;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0至300萬元,同比下降43.27%-100.00%。
在第一次上會時,科創板上市委針對秦川物聯提出四項意見,其中一項針對公司財務總監。當時的審議意見顯示:“公司先后兩任財務總監辭職,現任財務總監無會計教育背景和會計工作經驗。請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對發行人財務內控有效性及改進措施進行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招股書顯示,公司現任財務總監李勇同時兼任董事會秘書,其本科學歷為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其工作經歷中也確實沒有財務相關的職位。
但在最新的招股書上會稿中,秦川物聯已經對這一事項補充進行了信息披露。
招股書顯示,公司現任財務總監李勇在秦川有限/秦川物聯分別擔任質量管理部部長、創新發展辦公室主任、董事會秘書等職務,在擔任創新發展辦公室主任期間已經參與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并學習了初步的財務知識,協調股份制改造方案的制定、與中介機構溝通、重大事項討論及解決等;自其擔任董事會秘書后,進一步加強學習財務、法律等相關知識及經驗積累;同時,其前期擔任質量管理部部長、創新發展辦公室主任等職務,對公司的生產流程、銷售流程等均較為熟悉;其已通過初級會計師考試并參加中級會計師考試(通過兩科),具備相應理論及實務基礎。因此,李勇先生具備財務會計專業能力,能夠有效履職。
2020年1月10日,發行人所在地主管財政部門成都市龍泉驛區財政局出具《說明》,確認:“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勇自2018年3月開始任會計機構負責人,當時其從事會計工作尚不滿三年,暫不滿足任職條件,但至2018年7月,李勇已具備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