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07:4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降準將加大對中小銀行的支持,對目前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有助于就業以及經濟走穩,穩定市場信心。...
國內疫情逐漸好轉疊加央行定向降準,市場信心增強,至4 月7日收盤,上證指數收于2820.76,上漲2.05%;深證成指收于10428.91,漲3.15%;滬深300收于3798.02,漲2.28%;創業板指收于1969.78,漲3.31%。(數據來源:wind)
4月3 日央行宣布對農信社、農商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省內經營的城商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并且同時宣布從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這是央行在時隔12年來再次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此次是年內第三次降準,雖然釋放資金略少于之前,但涉及銀行范圍較大,凸顯出央行逆周期調控方向。
對此,海富通基金FOF投資部總監朱赟認為,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活動放緩。而央行此次定向降準的時點、力度符合寬松預期,覆蓋面明顯擴大。降準將加大對中小銀行的支持,對目前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有助于就業以及經濟走穩,穩定市場信心。
映射到資本市場上,朱赟認為,從股債驅動因素分解來看:對于債券而言,定向降準的影響在中長期利好,特別是長久期的利率債;在海外疫情拐點之前,受抑制的風險偏好、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以及通縮的經濟環境都將利好于債券市場,較大的中外利差也提升了中債的配置價值。對于權益類資產,朱赟表示,短期保持中性態度,因為降準往往伴隨著金融周期下行,風險偏好下降,股票估值壓力隨之上升;但中長期來看,因為較高的風險溢價,股票的性價比提升,若貨幣政策持續放寬,風險偏好也將大幅提升,那么對于權益類資產的觀點可能會轉為樂觀。朱赟強調,重點在于ERP的均值回歸,時間上要等待海外疫情的拐點或者國內逆周期政策的發力。
“過去一個月海外因素成為影響國內市場資產價格變動的主因,包括風險偏好的傳導和流動性的沖擊,我們對股價隱含的增長預期相對中性。考慮到海外疫情的拐點還未出現,增長和盈利的考驗就在眼前,在這樣不確定性較高的環境下債券可以發揮組合穩定器的功能。因此,在風險容忍度中性的視角,現階段建議股債均衡配置,保持資產組合分散化可能更優。”朱赟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