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09:01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但在年報正式發布的當晚,引發投資者熱議的還有一份萬達電影的定增預案:公司擬募資43.5億用來建影院以及補充資金、償還借款。...
新浪財經 4月21日晚,萬達電影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4.35億元,同比減少5.23%,歸母凈虧損47.29億元。
萬達電影的巨虧主要是因為商譽減值計提55.75億,這是2015年以來萬達電影大舉并購留下的后遺癥。在日前的業績預告中,萬達電影也已經給投資者打了預防針。
但在年報正式發布的當晚,引發投資者熱議的還有一份萬達電影的定增預案:公司擬募資43.5億用來建影院以及補充資金、償還借款。
事實上,位列院線票房榜首多年的萬達電影,如今資金鏈已經有點捉襟見肘。從財報可以看到,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連年走高,截至報告期末的現有現金已不足以覆蓋短期負債,疊加疫情之下影院關門,收入停滯,募資來解決流動性問題迫在眉睫。
并購后遺癥 商譽爆雷致巨虧47億
連續11年來,萬達電影雄踞國內院線票房榜首,但昔日的老大哥今日卻也面臨著巨額虧損。虧損的原因在于,公司在2019年計提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59.09億元,其中商譽減值計提達到55.75億,占2019年歸母凈利潤絕對值的117.90%。
萬達電影的商譽問題由來已久。自2015年以來,萬達電影的商譽總額在影視板塊中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公司商譽主要來自于并購影城、時光網、慕威時尚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北京萬達傳媒有限公司)和Propaganda GEM Ltd。
尤其是在2014年-2018年期間,萬達電影在國內進行了大量影城的并購,在國外則將澳大利亞第二大電影院線HG Holdco Pty Ltd等院線納入囊中。但隨著觀影人次、票房及非票房收入的下滑,這些并購而來的影城業績也大幅下降。
商譽減值的另一個大頭來自于時光網。2016年,萬達電影完成對時光網的全資收購,隨后雙方曾在直播、票務代理、衍生品銷售等方面開展合作,萬達電影的管理層也多次為時光網活動站臺,但受影視市場下滑以及公司業務結構調整的影響,時光網的業績始終難以達到萬達的預期。
截至報告期末,萬達電影商譽總額依然有80.04億,雖然較2018年的95.6億下降41%,但在影視行業中依然位于高位。
商譽爆雷導致巨額虧損的同時,萬達電影的主營收入也出現增長乏力的趨勢。營收占比最多的觀影收入在2019年為91.22億,同比僅增長0.6%;商品、餐飲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5%至19.25億。
而一直以來毛利率較高的廣告收入則為19.5億,同比大幅下降22.05%,營收占比進一步下滑至12.64%,毛利率更是比2018年下降9.4個百分點至58.97%。
短債承壓 定增募資43.5億建影院
除了商譽問題,近年來困擾萬達電影的另一個問題則是負債。2017年-2019年,萬達的資產負債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3.13%、38.85%及46.62%,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3.50%、32.23%及34.11%。
截至報告期末,萬達電影的短期借款為34.55億,2018年同期為23億,同比增長50%;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0.88億,2018年同期為924.72萬,同比激增近17倍。
而今年一季度以來,受肺炎疫情影響,萬達電影旗下的影院全部停業,萬達影視計劃春節檔上映的影片亦未能如期上映,公司經營業績面臨著大幅下滑,預計歸母凈虧損達到5.5億元-6.5億元。
一年內的短債規模高企,但影視行業目前的停擺狀態使得公司鮮有資金入賬,目前萬達的資金鏈已經相當緊張。截至報告期末,萬達電影賬上的貨幣資金為24.63億,不足以完全覆蓋短債。
在這樣的背景下,萬達電影在發布年報的同時,還發布了一份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43.5億元。其中,30.45億將用于未來3年新建162家影院,13.05億將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事實上,2015年萬達電影也曾通過定增的方式募資21.72億,并分別將6.32億和3.76億用于“影院建設項目”和“2017年影院建設項目”。
但兩個項目均未實現預期收益。根據財報,“影院建設項目”承諾的年均利潤總額為1.47億元,2019年僅實現1799.59萬元,與承諾的收益相差1.29億元;“2017年影院建設項目”承諾的年均利潤總額為1.86億元,2019年僅實現953.84萬元,與承諾的收益相差1.76億元。
對此,萬達電影解釋稱,主要系部分影城尚未建設完成或在運營初期,未達到穩定收益期,同時,2016年以來全國電影票房增速放緩,單銀幕產出下降,導致影城利潤下滑。
截至2019年底,全國可統計影院共12408家,銀幕總數達69787塊,目前國內銀幕總數已居世界首位,但由于銀幕增速明顯高于票房增速和觀影人次增速,導致單銀幕產出繼續下滑,院線和影院競爭激烈,經營壓力依然較大。
萬達影視利潤下滑 未完成2019年業績承諾
如果說2019年有什么讓萬達電影比較高興的事情,那就是在5月份,萬達電影終于完成與萬達影視的重大資產重組,萬達影視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且正式并表。
萬達電影曾多次表達并購萬達影視后“覆蓋全產業鏈”的愿景:公司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展,由主要集中于電影行業產業鏈下游放映業務向上延伸至電影投資、制作和發行。
自2016年起,這樁并購案圍繞交易對價、業績承諾期、剝離傳奇影業等問題歷經多次方案修改,也讓萬達電影在2017-2018年期間歷經了近1年半的停牌。
2019年最終交易方案敲定:萬達電影向萬達投資、莘縣融智、林寧等20名交易方發行3.2億股,購買其持有的萬達影視95.7683%股權,資產交易價格為105.24億元。
當時,萬達投資、莘縣融智和林寧(以下簡稱“補償義務主體”)共同作為業績承諾補償主體,承諾萬達影視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合并報表中實現扣非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63億元、8.88億元、10.69億元、12.74億元。
但是,從萬達電影2019年的財報中可以看到,新并表的萬達影視業績卻不如理想。
2019年,萬達影視主投、主控的影片主要包括《過春天》《絕殺慕尼黑》《沉默的證人》《小小的愿望》《誤殺》等,影片數量較少、體量較低且部分影片票房不及預期,萬達影視電影制作發行及相關業務僅收入8.94億,較2018年下降21.97%。
利潤方面,萬達影視2019年歸母凈利潤為3.16億元,扣除占用公司的資金成本、非經常性損益后歸母凈利潤約3億元,未能完成2019年8.88億的業績承諾。
根據財報資料,2018-2019兩年,萬達影視累計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0.98億,較兩年累計的業績承諾數16.51億少5.51億,已完成承諾數僅占累計承諾金額的66.61%,占整個承諾期總承諾金額的27.53%。
萬達電影在年報中指出,相關補償義務主體需履行業績補償承諾,當期應補償金額為14.53億元,當期應補償股份數量為4375萬股,所補償的股份由公司以總價人民幣1.00元的價格回購并予以注銷,回購注銷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將減少,總股本將由20.8億股減少至20.35億股。(新浪財經 徐苑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