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 08:5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林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統計顯示,中信建投基金一季度業績有盈有虧,11只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合計實現利潤-19518.64萬元,其中有7只虧損,另外4只盈利。......
《電鰻快報》文/林妍
在基金業,暗自較勁的基金經理不少,但大多是實力均分,業績不分上下。但《電鰻快報》發現,今年一季度,卻有同門基金經理打破了常規,暗自較勁的結果是一人巨虧,而另一人也出現的不少盈利。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中信建投基金旗下的周紫光和謝瑋,一場兩個男人的“江湖斗”正式拉開。
兩個男人業績現盈虧兩極
《電鰻快報》統計顯示,中信建投基金一季度業績有盈有虧,11只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合計實現利潤-19518.64萬元,其中有7只虧損,另外4只盈利。實際上,中信建投基金不止投資業績失利,其本身業績也出現大幅下滑。3月19日,中信建投發布年報數據。公告顯示,中信建投基金去年營業收入為1.93億元,環比2017年底下滑39.6%;凈利潤為2588.36萬元,同比下滑71.05%。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信建投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943.81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31.47%,其中公募基金為142.64億元,專戶產品為801.1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虧損最嚴重的兩只基金均是周紫光獨自管理的,分別為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A、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C,一季度利潤分別為-12474.29萬元、-5780.48萬元;而盈利的4只基金中,有3只為謝瑋獨管,分別為中信建投聚利C、中信建投聚利A、中信建投醫改A,一季度利潤分別為1.35萬元、102.25萬元、1638.59萬元。
也就是說,背靠同一投研平臺,周紫光獨自管理的兩只基金均虧損,合計虧損18254.77萬元;而謝瑋獨自管理的3只基金均獲利,合計盈利1742.19萬元。
周紫光管理的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A走勢圖:
謝瑋管理的中信建投醫改A凈值走勢圖:
通過對比,兩人伯仲已現。
周紫光緣何3個月虧掉1.83億
打開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基金一季報,截至報告期末,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A基金份額凈值為1.4048元,本報告期內,該類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4.7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5.17%;截至報告期末,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C基金份額凈值為1.4570元,本報告期內,該類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4.5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5.17%。
也就是說,兩只基金在一季度的單位凈值還是出現增長的,不過,份額凈值增長難敵整體的虧損。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A、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C本期已實現收益分別為-2488.96萬元、-1093.19萬元;本期利潤分別為-12474.29萬元、-5780.48萬元;加權平均基金份額本期利潤分別為-0.5629元、-0.6060元。
談及投資策略和運作,周紫光在季報中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由于疫情影響,全球生產生活和資本市場發生重大變化,A股先漲后跌,尤其是外需相關的行業受損較大。操作方面,物聯網基金仍然堅持成長風格,恪守主題投資方向,減少倉位擇時,精選景氣向上的行業和個股。“基金凈值在1~2月取得了較好的上漲,但由于對海外疫情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判斷有誤,以及應對不及時,物聯網基金3月整體表現較差,凈值出現較大回撤。”他說,展望2020年第二季度,疫情仍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短期看外需影響較重,擴大內需將是現階段重要選擇。二季度將主要配置新基建相關板塊,同時將布局受疫情影響嚴重已經較大回調之后的優質個股。
“對海外疫情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判斷有誤,以及應對不及時”,成為周紫光投資失利的直接原因。據《電鰻快報》觀察,截至一季度末,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股票倉位較高,配置股票市值為71624.51萬元,股票市值占基金總資產比例為89.54%。
中信建投基金深陷規模困局
其實,苦惱不僅僅在周紫光身上,《電鰻快報》發現,中信建投基金整體權益投資受困。
2019年,股市穩健上漲500多點,上證指數從年初的2498點漲到12月31日的3050點,漲幅超過20%。對公募基金來說,2019年是個豐收年,截至12月27日,混合型基金整體平均漲幅32.00%,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漲幅更是高達35.78%。但中信建投基金卻未能領略到這種風光。
《電鰻快報》統計顯示,中信建投基金旗下有業績數據的涉股基金有11只基金合計盈利僅6520.89萬元,單只基金平均獲利僅592.8萬元。不過,周紫光卻大顯身手,中信建投智信物聯網A以1563.90萬元的利潤額成為該公司的第一盈利基金,復權單位凈值累計回報率達71.39%,超過業內平均平均32.00%一倍有余。其余基金卻全線低迷。
去年的高光時刻,突然在今年一季度消失殆盡。這也顯示出公司的投研平臺不穩定性。
《電鰻快報》分析認為,權益基金業績乏力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對市場預判有偏差,股票倉位不到位;二是持股選擇有偏差,重倉股表現平平。比如中信建投聚利,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持股市值占基金總資產比例僅為39.31%,所持股票前三大重倉股分別為長春高新、歐普康視、通策醫療,其中歐普康視11月、12月分別下跌4.99%、3.54%;通策醫療四季度則下跌3.02%。
權益投資的業績乏力,必將導致規模上的危機。《電鰻快報》發現,中信建投基金旗下共有1只股票型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規模為0.24億元,而平均每家基金公司115.22億元,同類排名為104/112;旗下共有20只混合型基金,截至一季度末規模為24.28億元,而平均每家基金公司168.22億元,同類排名為80/146。
并且,這種規模乏力不斷傳導在固收產品上。近日,中信建投貨幣基金由于規模較小觸發基金合并情形。如果合并成功,這將是公募基金行業的首例迷你基金合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