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30 08:4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笑笑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冠盛集團、申昊科技、天地在線三家公司均是二次申報企業。
《電鰻財經》文/李笑笑
4月29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了溫州市冠盛汽車零部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盛集團”)、上海起帆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起帆電纜”)、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昊科技”)、北京全時天地在線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在線”)四家公司的上市首發申請,新股發行審核再迎滿堂紅。
《電鰻財經》注意到,冠盛集團、申昊科技、天地在線三家公司均是二次申報企業。此外,4月27日證監會明確創業板注冊制試點改革推行,核準制下的創業板發審會即將成為歷史,而此次申昊科技正是創業板申報企業,該公司或成為創業板核準制下的最后過會者。
起帆電纜從事電線電纜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產品主要分為電力電纜和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兩類線纜又細分為普通電纜和特種電纜,廣泛應用于電力、家裝、軌道交通、建筑工程、新能源、通信、艦/船、智能裝備、冶金、石化、港口機械、海洋工程及工礦等多個領域。
起帆電纜已擁有5 萬余種規格的產品,可滿足耐磨、耐高溫、耐寒、抗拉伸、耐彎折、防鼠蟻、阻燃、耐火、耐紫外光、耐輻射、電磁兼容等復雜使用環境要求。發行人部分布電線產品被上海市電線電纜協會評為“五星級產品”;高柔性機器人電纜(耐彎折達 2000 萬次)、軍用水密封電纜(耐水壓10 兆帕)、耐寒電纜(零下 80 攝氏度)等高端特種電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為31.77億元、45.98億元、63.23億元、34.38億元,同期凈利潤為2.09億元、2.63億元、2.51億元、1.47億元。
本次起帆電纜擬募集資金9億元,其中4.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剩余資金用于“特種電線電纜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2017年3月天地在線首次披露招股書,公司于2017年11月29日上會,但此時恰逢證監會嚴抓IPO審核之際,與其同天上會的三家企業均遭否決。2019年4月,公司再次披露招股書發起二次上市申請。
天地在線一直專注于為客戶提供互聯網綜合營銷服務及企業級 SaaS 營銷服務,公司提供的互聯網綜合營銷服務主要是包括數據挖掘和策略制定、媒體資源采購、創意設計和素材制作、投放測試和效果分析、策略優化和投放、效果跟蹤和評估的整體解決方案;企業級 SaaS 營銷服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 針對 SaaS 產品的咨詢、培訓、購買和維護等全方位服務。
公司分別與騰訊、360、愛奇藝、今日頭條、搜狗、搜狐等知名企業、集團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構建了多元化的互聯網媒體與產品體系;公司具有一流的廣告及運營服務團隊,憑借對互聯網、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及十余年的專業服務經驗,以大數據為依托,不斷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專業的互聯網綜合營銷服務及企業級 SaaS 營銷服務。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為9.62億元、15.29億元、23.45億元、10.29億元。
本次天地在線擬募集資金5.43億元,其中8000萬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其余資金用于“一體化營銷服務網絡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一體化營銷服務網絡項目”。
早在2017年6月冠盛集團就披露了上市申報材料,并發起對資本市場的沖刺,但事與愿違在經歷了一年的等待后,公司因“調整上市計劃”而于2018年6月終止。2018年9月13日,冠盛集團正式宣布從新三板摘牌,次年4月公司再次披露招股書,再次發起A股IPO沖刺。
冠盛集團主要從事汽車傳動系統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了等速萬向節、傳動軸總成和輪轂單元。公司主要是為國內外汽車售后市場提供適配的傳動系統零部件產品和相關服務, 并已具備傳動軸總成整體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能力,以及整車配套能力。
公司產品銷售區域遍布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六大洲,營銷網絡覆蓋了海外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
招股書新顯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為12.92億元、15.77億元、17.35億元、9.15億元。同期凈利潤為7936.40萬元、9179.39萬元、1.03億元、5904.56萬元。
此次,冠盛集團擬定募集資金5.62億元,其中1.5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他資金用于“年產 240 萬套轎車用傳動軸總成建設項目”、“年產150萬只精密輪轂軸承單元智能化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全球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企業信息化綜合平臺建設項目”。
申昊科技立足于智能電網領域,專業從事智能電網相關技術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主要為電力系統提供電力設備的智能化監測產品,主要產品包括智能機器人、智能電力監測及控制設備等,是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成立于 2002 年,自 2007 年開始介入智能電網監測設備領域。經過 10 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在市場、技術及產品三方面構筑了自身的核心優勢,順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立足于電力系統設備檢測與故障診斷領域,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領域開拓創新,在行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方面同步拓展。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為1.94億元、2.83億元、3.61億元、1.55億元,同期凈利潤為4658.55萬元、6532.36萬元、9306.34萬元、3542.20萬元。
本次申昊科技擬募集資金5.70億元,其中1.50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剩余資金用于“智能機器人生 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公司招股書也指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是以公司現有業務、技術和產品為基礎進行設計,公司對項目的可行性、必要性作了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公司可能面臨產業政策變化、市場環境變化以及技術更新換代等諸多不利因素,也可能受自身管理水平、市場開拓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導致項目新增產能無法消化。
《電鰻財經》了解到,2017年6月申昊科技首次披露招股書說明書,公司于2018年7月17日上會,但卻慘遭否決。2019年05月公司在短暫調整后再次發起對資本市場的沖刺,此次二次上會公司順利通過或也成為創業板核準制下的最后過會者。根據證監會對創業板注冊制實行的過渡期安排,已通過發審委審核且未取得核準批文的創業板企業可自主選擇是否繼續推進行政許可程序,未來申昊科技將如何選擇后續上市進程,公司能否成為創業板注冊制下的首批上市企業也成為市場焦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