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08:1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盡管濟民制藥的凈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然而其扣非后凈利潤仍然沒有轉正。而且,近幾年來,濟民制藥的經營業績一直徘徊不前。......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4月30日晚間,濟民制藥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10.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19.8萬元,同比增長115.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66.57萬元。
????????截至2019年末,濟民制藥的總資產為20.8億元,較期初下滑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8.7億元,較期初增長7.70%。
????????《電鰻財經》注意到,盡管濟民制藥的凈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然而其扣非后凈利潤仍然沒有轉正。而且,近幾年來,濟民制藥的經營業績一直徘徊不前。2014年至2018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7%、-4.8%、-20.57%、33.26%和-293.15%,而且,2018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下滑至-1億元。2019年該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繼續為負數,致使該公司扣非后凈利潤連續兩年為負數。
????????業績增長萎靡不振,濟民制藥的經營業務遇到了什么問題?財報顯示,濟民制藥主營業務為醫療服務,化學制藥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醫療服務,大輸液,安全注射器,無菌注射器,輸液器和體外診斷試劑等產品。
????????需求受限 大輸液產銷齊降
????????2019年,該公司63.6%的營業收入來自醫藥制造行業,32.5%的收入來自醫療服務。按產品劃分,該公司來自大輸液的收入占比為40.3%,來自醫療器械的收入占比為26%,來自醫療服務的收入占比為32.5%。全年濟民制藥的毛利率為45.63%,同比上升了3.86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來自大輸液的收入對該公司的業績增長影響較大,大輸液是指50ml或以上的大容量注射液,目前該公司大輸液生產所需的主要原輔料包括生產藥包材所需的聚烯烴粒子,葡萄糖、氯化鈉等原料藥。
????????2019年,濟民制藥的大輸液收入為3.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28%。《電鰻財經》注意到,該公司來自大輸液收入的緩慢增長與整個行業需求受限有關。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2019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據顯示,注射給藥占62.8%,遠超占比32.5%的口服給藥,在注射給藥中,靜脈注射給藥又占到了92.5%。報告再次強調:能口服給藥的,不選用注射給藥,能肌肉注射給藥的,不選用靜脈注射或滴注給藥。預計近幾年,我國大輸液行業政策仍將保持高壓狀態。
????????數據顯示,近年來,受"限抗令"、"限輸令"等政策及國內大環境影響,我國大輸液產量增長率總體呈現下滑趨勢。結合當前我國各地"限輸令"推行情況及主要企業產量變化情況測算,2019年,我國大輸液產品產量仍將維持下降趨勢,初步估計2019年我國大輸液產量為110億瓶(袋)左右,而在2013年,這一數字為134億瓶(袋),當時創歷史新高。
????????此外,在大輸液消費量方面,2008-2016年,我國大輸液消費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16年達到了113億瓶,創近年新高,隨著各地"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用藥原則的推行,我國大輸液產品消費量近年來逐步下滑,初步估計,2019年,我國大輸液消費量約下降至105億瓶(袋)左右。
????????由此可見,不論產量還是銷量,大輸液行業都呈下滑趨勢,而將大輸液作為主要業務的濟民制藥難逃整個行業萎縮帶來的不利影響。
????????醫療服務增長25% 將回歸正軌
????????醫療服務是濟民制藥第二大收入來源。2019年,該公司醫療服務的收入為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52%。事實上,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國內醫療服務行業的收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數據顯示,多家醫療服務企業一季度利潤出現下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疫情給民營醫療機構帶來較大影響,門診量下滑,成本持續支出,一些機構將面臨關停或者被轉讓。
????????事實上,濟民制藥的醫療服務也收到了疫情的不利影響。該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3億元,同比下滑31.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0萬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不過,隨著疫情進一步穩定,醫療服務行業正步入正軌。截至4月30日,湖北武漢已開放接診非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機構69家,門急診總量93600余人次,床位使用率48%。北京三級醫院醫療服務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60%左右。
????????另外,國家衛健委要求,低風險地區要全面恢復醫療服務,保障門急診、住院、手術、檢查檢驗等服務。各地醫療機構要確保急診急救全天候開放,滿足血液透析等慢性病患者,需定期放化療的腫瘤患者以及孕產婦、兒童、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就醫需求。對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可開具12周以內長處方,由簽約的基層醫療機構進行管理。
????????醫療器械業務喜憂參半
????????醫療器械是濟民制藥的第三大收入來源,2019年實現收入2億元,同比增長11.79%。而此次新冠疫情給該行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近年來,隨著行業受益于經濟水平的發展,健康需求不斷增加,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據醫械研究院測算,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5304億元,同比增長19.86%,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復合增長率持續保持在15%左右。考慮到行業未來的良好發展前景,預計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或將突破7000億元。
????????今年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醫療器械企業的業績狀況可以說喜憂參半。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共有40家醫藥器械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成績單。其中,21家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3家業績不及同期,1家扭虧,5家虧損。
????????進一步分析,2020年第一季度,有28家器械企業營收突破億元。邁瑞醫療營收最高接近48億元位于榜首,魚躍醫療營收接近14億元。華大基因、英科醫療、山東藥玻、奧美醫療、萬孚生物、邁克生物6家營收突破5億元,碩世生物的營收同比增長276%達到2億元。
????????利潤方面,僅邁瑞醫療一家利潤破10億元。魚躍醫療、樂普醫療、達安基因、健帆生物、美康生物、藍帆醫療、華大基因、英科醫療、碩世生物等9家利潤均破億。其中,英科醫療、美康生物、達安基因的盈利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分別增長284%、140%、607%,達到1.3億元、1.7億元、2億元。另外,九安醫療實現扭虧,而博暉創新虧損增大。開立醫療、透景生命、楚天科技、和佳醫療出現首虧。
????????總的來看,濟民制藥的三大業務的增長情況與所屬行業的發展狀況基本吻合。未來能否三大業務上有所突破,還要看該公司的研發和創新能力。2019年濟民制藥的研發費用為2134萬元,同比增長了25.01%,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77%。
?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