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7 01:57 | 來源:中國證券網 | 作者:范子萌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報告還指出,境內大型銀行在過去三年的平均盈利增速維持在8%左右,營收能力穩健。隨著內外部宏觀環境變化,包括全球降息潮、監管趨嚴等影響,未來營業收入或...
7日,德勤發布的《2019-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報告指出,2019年境內大型銀行快速推動金融科技的轉型,銀行結合自身優勢制定差異化的發展路徑,或將成為獲取更高市場估值的出路。
具體而言,2019年境內大型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明顯發力,并開始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通過設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研究院等,快速推動金融科技的轉型,部分銀行也發布了金融科技成果,利用金融科技的投入進一步助推其盈利能力,獲得更多投資者的認可。銀行結合自身優勢制定差異化的發展路徑,或將成為獲取更高市場估值的出路。
德勤中國銀行及資本市場行業主管合伙人郭新華認為,隨著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機構體系功能定位逐步清晰,高風險的中小銀行面臨并購重組,問題金融機構的市場化處置事件或更加頻繁,行業整合將相應加快。
“疫情帶來的沖擊更加凸顯了商業銀行數字化能力的重要性,銀行業資產質量整體承壓,但是數字化轉型較好的機構會迎來更廣泛的業務機遇。未來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的結合——即數字普惠金融成為未來銀行業布局的重點。”他表示。
報告還指出,境內大型銀行在過去三年的平均盈利增速維持在8%左右,營收能力穩健。隨著內外部宏觀環境變化,包括全球降息潮、監管趨嚴等影響,未來營業收入或將承壓。
德勤中國審計及鑒證合伙人施仲輝表示:“過去這些年,國內金融行業風險控制水平和監管要求更為嚴格,中國銀行業的總體運行平穩。截至2019年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逾180%,貸款撥備率超過3%,可見銀行撥備充足并具備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無可避免地會對金融機構業務和業績表現造成一定影響,但是總體來看還在可控范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