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09:0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吳蔚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誰能抓住先機,誰就能占據發展的制高點。而正在重構的汽車產業價值鏈,無論是對于中國還是其他傳統...
中國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真正支點。這個觀點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期間以及“后疫情時代”的復工復產、市場復蘇中再次得到印證。中國汽車產業表現出來的強勁韌性不僅僅源自數十年來汽車工業資源的積淀,更是中國汽車企業實干創新精神的再次展現。
以江淮汽車作為樣本來觀察,不難發現,這種實干創新精神正是中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精神力量。回溯江淮汽車56年的歷史,就是這樣一部以夢想為牽引、以創新為動力、以實干為依托的奮斗史。無論是新中國成立之初,老一輩江淮人白手起家第一次創業,打造出安徽第一輛汽車,填補安徽汽車工業的空白,還是改革開放大幕開啟之際,江淮人開啟第二次創業,從一度瀕臨破產到突破年產銷萬臺汽車大關,開創中國輕卡轎車化的潮流,抑或是江淮人第三次創業,在“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和智能網聯技術”戰略指引下,不斷推動轉型升級和開放合作,邁向高質量發展道路,實干創新都是這家車企當之無愧的底色。經過56年砥礪奮進,江淮汽車已經從單一的輕卡產品發展成為商乘并舉、傳統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共進的中國品牌汽車集團。2018年12月,江淮汽車捧得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成為首家獲此殊榮的綜合型汽車企業。2019年12月,江淮汽車榮登“中國企業海外形象”榜單第六名,位列汽車行業第一。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江淮汽車不僅捐款捐物、緊急生產抗疫所需救護車,還率先復工復產,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全力挽回疫情損失。4月產銷數據顯示,江淮汽車同比增長均超過二成,國內汽車市場也在連續21個月下滑后月度銷量首次出現了正增長,顯示出中國汽車產業正在走出疫情陰霾,并將成為全球汽車工業復蘇的強勁引擎。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誰能抓住先機,誰就能占據發展的制高點。而正在重構的汽車產業價值鏈,無論是對于中國還是其他傳統汽車強國,都將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成為引領中國汽車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分析江淮汽車的發展優勢,可以發現技術創新正是其核心競爭力。截至2019年年底,江淮汽車共擁有授權專利14456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522件,在國內汽車行業中名列前茅,在節能減排、智能安全、噪音、輕量化、新能源、制造工藝等方面均具有技術優勢。例如江淮汽車自主研發的擁有“低轉速大扭矩”等顯著優勢的1.5T+發動機,其綜合性能已達世界先進水平;承接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的6DCT自動變速箱,實現TCU上層軟件開發完全自主,打破國際壟斷。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在全球汽車產業處于“新四化”大變革之際,江淮汽車已系統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已完成第二代自動駕駛汽車研究,具備開放道路自動行駛能力,而江淮汽車自主研發的車聯網3.0系統,技術水平和用戶體驗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并已實現車載軟件遠程升級的技術應用。擁有國內自主品牌首條全鋁車身生產線的世界級制造工廠江淮蔚來工廠,焊裝自動化率高達97.5%,達到世界一流。
站在全球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起點,以江淮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汽車企業正在加速轉型升級,從傳統汽車向先進節能、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轉型;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化市場轉型;從單一制造向制造與服務并舉轉型。在這種巨型轉軌過程中,將會誕生強大的汽車產業競爭力,而以實干創新為底色的中國汽車產業必將在這個巨大的升維空間中強勢崛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