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10:4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千變的市場中,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是最游刃有余的,可以倉位快變,靈活調頭。然而,《電鰻快報》注意到,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卻“靈活反被靈活誤”,倉位大減,但業績...
《電鰻快報》文/高偉
A股5月份交易落下帷幕,過去的兩個月,大盤躊躇不前,上證指數累計上漲3.71%。未能延續4月份的上漲,5月份出現0.27%的跌幅。5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個股的上漲家數還是明顯偏多的,量能與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資金入場意愿依然偏低。
在千變的市場中,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是最游刃有余的,可以倉位快變,靈活調頭。然而,《電鰻快報》注意到,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卻“靈活反被靈活誤”,倉位大減,但業績卻墊底。
倉位巨降79個百分點
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一季度股票投資市值為77.09萬元,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總值比由去年年底的93.40%巨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4.01%,減倉多達79.39個百分點。從頂格配置的倉位待只保留一成倉位,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到底發生了什么?
據《電鰻快報》觀察,一季度基金確實在減倉,但沒有這么大:截至2020年3月31日,主動股票型(老)基金股票倉位約88.35%,較上季度下降0.89個百分點,混合型(老)基金平均股票倉位77.86%,較上季度下降2.24個百分點。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在國內爆發,為防控疫情采取的限制舉措迫使商業和企業活動陷入停滯,后續我國疫情形勢逐漸好轉。但是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外部沖擊因素不斷,A股市場也因此出現了大幅震蕩。”業內人士分析稱,在這種背景下,公募基金風險偏好減低,部分基金下調一定的權益倉位來規避風險。不過,對于近八成的倉位來講,下降兩個多點不算什么。
可是,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倉位的巨降,的確匪夷所思。
從重倉股來看,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一季度只有四只股票,分別是海爾生物、寶蘭德、普元信息、鴻泉物聯,持倉占比分別為6.93%、3.18%、2.52%、1.88%,四只股票合計持倉占比僅14.51%。而在去年年底,前十大重倉股持倉占凈值比已經達55.83%。
菜鳥基金經理的保守之作
《電鰻快報》查看了基金經理的變化情況,2018-01-12~2018-06-08期間,由張倩獨自管理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短短147天斬獲4.18%的收益率;2018-06-09~2019-08-07,顧鈺加盟,與張倩共管該基金,期間的1年又59天累計回報率為-8.31%;2019-08-08~至今,顧鈺獨自掌管該基金,任期內的295天回報率也僅僅2.09%。
公開資料顯示,顧鈺2015年11月加入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研究員職務,自2017-12-27開始管理基金,至今累計任職時間2年又154天。從時間上,典型的新手一枚。
顧鈺目前管理著兩只基金,分別是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諾德中小盤混合,兩只基金近三月回報率分別為-2.59%、-1.17%,在3390只同類基金中排名2916名、2701名。典型的墊底。
翻閱基金一季報,我們發現,截至2020年3月31日,諾德新宜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份額凈值為0.9522元,累計凈值為0.9522元。本報告期份額凈值增長率為-10.7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0.90%。大幅度跑輸基準。
“突然降低倉位,或是基金經理不自信的一種表現,過于保守而采取的大幅減倉。”業內人士分析稱。
言不由衷的龍頭價值論
《電鰻快報》發現,顧鈺的投資理念并不成熟,且言不由衷。在今年一季報的“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中,顧鈺一面說相信龍頭股的價值,但一面決然地清倉了龍頭股。
據觀察,2020年1季度,上證綜指持續震蕩,最終下跌9.83%。指數分化較大,滬深300指數和中小板指數分別下跌10.02%和1.94%,創業板指數上漲4.10%。從行業角度來看,僅有農業、醫藥、計算機、通信和建材實現上漲。
“本基金秉承‘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堅持長期投資,保持低換手率’的投資風格。在投資方向上,重點把握科技進步以及消費升級這些大趨勢帶來的投資機會。基金堅持優化板塊和個股配置,為下階段的股票選擇奠定基礎。”顧鈺表示,“科技類公司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有些細分領域還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科技投資仍然是主方向。部分消費類公司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但我們相信在疫情過后,需求能夠恢復的細分行業,經過行業洗牌后,龍頭公司會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他還進一步強調說,資本市場改革和對外開放正在持續推進;貿易環境緩和,為中國的經濟轉型和改革以及關鍵產業發展爭取了寶貴時間;在全球資產荒的大環境下,A 股的優質公司將持續受到國內外資金的增持。擁有核心競爭力和穩定增長的業績,估值相對匹配的行業龍頭值得長期布局。
從重倉股看,去年年底持有的中國平安、貴州茅臺、招商銀行、伊利股份等均不見了蹤影,反而是四只股票全部是科創板。
以為追熱,讓這位年輕的基金經理徹底迷失了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