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10:4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深圳證券業的發展成就,在此次座談會上,與會人士多表示認可。但同時也認識到,近年來,深圳證券業發展勢頭有所放緩,自主創新活力不足。這與深圳的地位不太...
深圳,既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也是國內證券業的重鎮。30余年來,這片沃土所孕育的證券公司歷經了市場的風雨洗禮。
如今,在深圳建設“雙區”(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及券業發展的歷史機遇面前,深圳證券業將如何依托改革沃土、科技之城的核心優勢,打造國際一流投行?
5月28日,深圳市證券業協會組織召開深圳證券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安信證券、平安證券等深圳地區23家證券公司以及深圳證監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與會獻策,“改革創新、優化政策、放松管制、加強扶持、發揮市場化及科技優勢”成為共識。
深圳券業各項指標居全國前列
根據深圳證券業協會5月31日公布的《深圳證券公司2019年發展情況報告》,深圳券業各項指標總體上位居全國前列。
資產方面,截至2019年末,深圳證券公司總資產約1.71萬億元,同比增17.53%,在全國占比23.58%,扣除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后的總資產1.42萬億元,均位列全國首位;凈資本3291.88億元,排名全國第二。
從經營情況看,2019年,深圳證券公司實現營收842.02億元,增長32.48%,在全國占比23.39%;實現凈利潤309.54億元,增長45.74%,在全國占比25.91%。兩項均居全國第一。
頭部券商方面,中信證券各項指標常年位居全國第一,國信證券、招商證券各項業務發展均衡,主要經營指標位列全國前十。安信證券、平安證券主要經營指標躋身全國前二十。
具體業務層面,2019年深圳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凈收入195.53億元,代理證券交易金額94.5萬億元;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122.47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受托資金規模3.65萬億元。均居全國第一。
對深圳證券業的發展成就,在此次座談會上,與會人士多表示認可。但同時也認識到,近年來,深圳證券業發展勢頭有所放緩,自主創新活力不足。這與深圳的地位不太相稱,與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國際先進投行相比,差距依然較大,服務資本市場的能力和水平亟須進一步提高。
放松管制加強扶持
打破“玻璃門”
“改革創新是實現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與會人士認為,深圳證券業要抓住“雙區”建設機遇,爭取資本市場改革創新舉措在深圳率先落地,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
監管方面,與會證券公司建議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優化政策、放松管制、加強扶持,充分發揮深圳的市場化優勢、科技優勢,激發行業創新活力,推動深圳證券公司做大做強。
“要打破隱形‘玻璃門’,減少窗口指導,以更充分的信息披露取代對經營風險的監管判斷。提高監管容忍度,對風控能力較強的證券公司,探索放寬風險管理指標限制,允許其適當提高杠桿水平。”有與會人士建議。
如在政策支持方面,與會人士建議:應支持跨境展業,適當放寬對證券公司跨境資金流動的外匯管制;鼓勵券商增厚資本,引導國資增資入股,吸收民營資本和境外資本,夯實發展基礎;提升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擴大個稅返還、公共住房、子女教育等人才引進政策的覆蓋面;提升行業扶持力度,優化證券公司補助補貼、辦公用地等各類優惠政策;搭建服務實體經濟平臺,暢通信息渠道,引導深圳證券公司對接服務本地企業金融需求,探索政府與券商共同設立母基金服務地方經濟。
業務創新方面,與會人士建議豐富流動性管理工具,穩步增加衍生工具種類,增強資本市場流動性,支持證券行業在流動性緊張時獲得穩定的低成本資金;完善創新機制,允許具備條件的券商先行先試,實現差異化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深圳證券業協會表示,深圳券商應利用“雙區”優勢,并力爭在新設外資證券公司方面取得突破,推動更多證券公司探索跨境業務,加大對珠三角地區企業直接融資的服務力度。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研究、吸納與會公司提出的意見建議,加強行業扶持,研究制定促進金融科技發展的有關政策,為證券行業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
深圳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券業發展要在守住風險和合規底線,保持資本穩健,防止盲目擴張導致風險過度積累的基礎上,勇于創新,把握“雙區”建設機遇,積極參與資本市場重大改革,努力搶占創新發展先機,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深耕細分領域、做出特色品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