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10:3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電鰻快報》觀察,截至6月12日收盤,上證指數自3月24日以來持續穩健上漲,從2660.17點上漲至2957.12點,55個交易日足足上漲了259.57點,累計上漲9.76%。...
《電鰻快報》文/尹秋彤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趨于穩定,在消費提振下,經濟生活也出現快速恢復,與此同時,布局大消費的相關權益基金業績也初現升勢。《電鰻快報》統計顯示,上證指數自3月24日以來開始了穩健的上攻態勢,55個交易日累計上漲9.76%;在3200余只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中,共有21只區間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超過40%。然而,卻有27只基金在逆勢下跌,成為這個夏天最寒冷的角落。
華商基金張永志跌幅第一
據《電鰻快報》觀察,截至6月12日收盤,上證指數自3月24日以來持續穩健上漲,從2660.17點上漲至2957.12點,55個交易日足足上漲了259.57點,累計上漲9.76%。A股創下反彈以來的新高,醫療、消費領漲,石油和鋼鐵也引領資源類股上漲。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在大盤反彈的這55個交易日里,3200余只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中,有27只基金出現了逆勢下跌,成為這個夏天的大冷門。
據跌幅榜首位的則是華商基金張永志獨自管理的華商雙翼平衡混合,3月24日以來累計回報率為-5.99%。
其凈值走勢如下圖:
該基金不管是短期業績還是中長期業績,均處于行業墊底水平。《電鰻快報》注意到,近1周、近1月、近3月、近6月,該基金回報率分別為-0.58%、-4.52%、-9.99%、-10.46%,同期同類基金平均回報率分別為0.95%、2.99%、6.46%、14.51%,典型的逆勢下跌令其排名墊底;中長期看,今年來、近1年、近2年、近3年,該基金回報率分別為-12.05%、-7.33%、-10.15%、-6.33%,同期同類基金平均回報率分別為10.75%、30.91%、28.44%、37.85%,排名更是毫無懸念的墊底。也就是說,不管是短期還是中長期,這只基金還沒有盈利過,別人的大漲三成、四成,似乎與它沒有任何關聯。
張永志被給了銀行股
據《電鰻快報》觀察,雖然大盤在3月底以來實現了上漲,但銀行股卻表現差強人意。銀行板塊距離全面破凈,僅4步之遙。截至6月12日,在A股上市的36只銀行中,已有32只跌破凈資產,破凈率逼近90%。目前碩果僅存的銀行為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常熟銀行和紫金銀行。其中紫金銀行的市凈率為1.02倍,也處于危險邊緣。
在權益基金中,表現最差的且由張永志管理的華商雙翼平衡混合,恰好重倉銀行股。前頭號重倉股是寧波銀行,持倉占比為4.23%,該股一季度累計下跌18.08%。二號重倉股為平安銀行,該股該股一季度累計下跌22.49%。江陰銀行、張家港行、中信銀行也躋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持倉占比分別為2.64%、2.44%、1.40%,三只銀行股一季度分別下跌12.05%、7.41%、16.05%,二季度以來三只股票繼續下跌2.28%、3.64%、2.70%。
《電鰻快報》從行業配置上發現,張永志管理的華商雙翼平衡混合第一重配行業是金融板塊,持有金融業市值為502.06萬元,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13.58%;其次是制造業,持股市值為431.61萬元,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11.67%。
有券商研報顯示,銀行股估值目前處于歷史低位,即2014年左右的水平,部分銀行股股票甚至是創新低。銀行業今年以來經營穩健,一季報無論是盈利增速和資產質量均超預期,股價和基本面背離日趨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股股價的跌跌不休,部分投資者選擇“用腳投票”。今年一季度銀行股是主動型基金撤離的重災區。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基金的銀行持倉市值減少了960億元,持有的上市銀行家數從36家減少到31家。單季度減持比例為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減持集中于龍頭銀行,部分前期漲幅較高的銀行股集中出現基金獲利了結的情形。
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
不止華商雙翼平衡混合業績敗北,《電鰻快報》還發現,張永志管理的其他基金在近三個月幾乎全部墊底。
張永志在基金一季報中分析了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走勢,“一季度債券市場開局比較平淡,因為市場對于 2020 年經濟增長寄予了較好的期待,所以預期貨幣政策不會大水漫灌,直到春節前新冠疫情開始蔓延,國內貨幣政策開始出現了明顯的邊際寬松,之后隨著疫情在海外的超預期擴散,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行,帶動國內債券市場收益率也出現明顯下行,十年國債收益率一度創下近二十年低點。”他認為,一季度股票市場開局延續了去年以來的火熱局面,電子半導體類股票領漲市場,即使國內遭受疫情影響單日跌幅較大,也沒有改變半導體領漲市場的格局,直到疫情開始蔓延到海外,因為半導體需求受海外市場影響較大,加上半導體類個股前期漲幅較大,所以之后開始了一輪較大幅度的調整,帶動整個a 股出現回調。
《電鰻快報》發現,在2018年兩只債券構成實質性違約時,華商回報1號和華商雙債豐利就曾大幅下跌,當年華商基金曾用固有資金申購華商雙債豐利2.5億份,申購華商回報1號6600萬份,占基金份額的比例均在50%以上,這也是截止今年1季度末兩只基金的資產規模仍然能夠達到3.12億元和0.77億元,未在清盤線以下的重要原因。這兩只基金恰由張永志管理。
而華商雙翼平衡混合一季報還披露:自 2020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該基金存在連續二十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該基金存在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
在促進基金規模增長的措施方面,張永志在基金一季報中稱:組織相關部門加大持續營銷力度,在托管行銷售方面加大營銷力度;加強與其它潛在銷售機構的合作,有針對性地尋找銷售機構,拓寬渠道和客戶資源;加強投資者教育,引導投資者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點。
也就是說,張永志并未在業績提升上找規模提升的因素。《電鰻快報》認為,基金業績逆勢下跌,公司是無法通過加強銷售來吸引吸引投資者申購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