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10:5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盧夢勻 | [新三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2日是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創新藥研發企業君實生物的申購日。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君實生物原是一家新三板明星公司,2018年率先嘗試“新三板+H股”模式,在港股市場獲得...
7月2日是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創新藥研發企業君實生物的申購日。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君實生物原是一家新三板明星公司,2018年率先嘗試“新三板+H股”模式,在港股市場獲得融資。
去年以來,隨著科創板開市、新三板精選層改革及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新三板公司有了更多的資本道路選擇。醫藥行業是新三板上的特色行業之一,作為創新驅動型企業,新三板醫藥公司對融資規模和效率有著更高追求,因此精選層與科創板成為了主要選擇。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1家新三板醫藥公司計劃沖刺新的賽道,其中13家公司擬在精選層掛牌,仁會生物、成大生物等8家企業選擇科創板。其中,森萱醫藥、大唐藥業等4家企業精選層公開發行已獲得證監會核準,3家企業的精選層申報文件獲全國股轉公司受理,5家企業處于精選層掛牌的輔導期。
這21家醫藥公司業績不俗,其中17家公司2019年營收超過1億元,成大生物以營收16.77億元、歸屬掛牌公司股東凈利潤7.20億元的數據排名榜首。21家醫藥公司營收平均值為3.67億元,凈利潤平均值為6267.35萬元。
今年6月,證監會發布指導意見,試點允許符合條件的新三板掛牌公司,申請轉板到上交所科創板或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申請轉板上市的企業應為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且在精選層連續掛牌一年以上,還應當符合轉入板塊的上市條件。受此消息影響,準備進入精選層的公司不斷增多。目前精選層公開發行獲得核準的首批企業中,醫藥公司就占據了5個席位。此外還有同成醫藥、賽萊拉、新健康成、德源藥業等醫藥公司正在沖刺精選層的路上。
生物醫藥行業細分領域眾多,藥物研發型企業創新驅動性更強,并非所有生物醫藥公司都能實現盈利,精選層與科創板對于虧損企業的包容性相對更大。數據顯示,21家企業中有4家企業2019年凈利潤處于虧損狀態,其中仁會生物、澤生科技選擇了科創板,合成藥業、諾思蘭德選擇精選層。
從行業上看,選擇科創板的8家新三板公司,除了仁會生物、澤生科技外,成大生物、之江生物等6家公司也主要集中在創新藥、體外診斷、疫苗等細分領域。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類企業備受市場的關注。另一方面,科創板首發市盈率中位數為48.3倍,其中生物醫藥股票估值更高,首發市盈率中位數49倍,平均數達到88.9倍。
選擇進入精選層的13家新三板醫藥公司涵蓋的細分領域更為廣泛,除了上述提到的以外,還有中成藥、醫療器械、植物藥、獸用生物制品等。這些企業本身就屬于創新層企業,在精選層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剛出臺、企業2019年年報尚未公布時,這些企業的往年財務數據就已符合精選層財務標準,加上精選層的直接轉板機制,這些企業順理成章地選擇了精選層。從市盈率方面看,目前已經確定發行價格的精選層企業,發行市盈率在20倍左右。
隨著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各個板塊對于優質醫藥公司的支持力度會越來越大,新三板醫藥公司也將迎來更多選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