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03:5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魏倩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首貸戶是指在央行征信中心沒有貸款記錄的企業客戶,也就是“零信貸”企業。據記者了解,對于提高首貸戶,銀行業內仍有畏貸、慎貸現象,基層盼監管部門提高不良容忍度,出臺...
強調考核首貸戶,是今年監管部門推動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的新動向。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試行)》,其中就首貸戶單列一欄單獨打分。近期,多省市也從建立首貸中心、出臺首貸考核辦法到首貸戶培育方案等方面積極施策,激發商業銀行拓展首貸戶的積極性。
首貸戶是指在央行征信中心沒有貸款記錄的企業客戶,也就是“零信貸”企業。據記者了解,對于提高首貸戶,銀行業內仍有畏貸、慎貸現象,基層盼監管部門提高不良容忍度,出臺盡職免責條款,從制度上相應給予松綁。
讓企業首貸不再難 讓銀行不懼首貸
疫情影響下,如何充分挖掘企業首貸需求,成為服務小微企業、促進經濟回暖的重中之重。
今年,銀保監會首設首貸戶比例的考核指標,要求商業銀行新發放的貸款客戶中,第一次獲得貸款的企業,也就是首貸戶要占一定的比重。
記者觀察到,近期多個省市正在積極施策,讓企業首貸不再難,讓銀行不懼首貸。
小微企業聚集大省——浙江就走在前面,不僅率先發布全國首個省級首貸考核辦法,很快又出臺細化的首貸戶培育方案,提高銀行拓展首貸戶的積極性。
據悉,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印發《浙江省小微企業首貸考核辦法》提出,力爭2020年全省小微企業首貸戶數占全部小微企業貸款戶數比重不低于15%。
這份考核辦法最大的特點在于定量,從首貸戶數和首貸金額兩個維度,考核金融機構首貸戶拓展情況,并將金融機構年度考核結果納入人民銀行評價考核體系。
為激發商業銀行積極性,浙江銀保監局等部門還印發《浙江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首貸戶培育工作方案》,出臺了十項措施,促進小微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增效。
其中,針對首貸戶“在哪兒”,浙江省指導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充分挖掘現有信息,針對“百行進萬企”、小微企業園分類建檔企業、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本行結算賬戶企業等“五張清單”中的無貸戶,深入摸排企業融資需求,分層分批形成本機構的首貸戶儲備庫,及時做好對接服務。
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浙江轄內(不含寧波)銀行業新增首次貸款企業約4萬戶,同比增加近四成。
除了浙江省,記者了解到,還有多個省市成立首貸服務中心,幫助銀行對接企業。比如,北京市今年4月成立全國首家首貸服務中心,引入22家銀行、3家小貸機構和3家擔保機構,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
基層盼提高不良容忍度
據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今年4月披露,市場中小微企業有3000多萬戶,有8000多萬個體工商戶。目前在商業銀行有貸款余額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大約是2200多萬戶,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20%左右。
從上述數據來看,首貸戶拓展空間不小,但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如何尋找這類客戶?為客戶授信時如何把控風險?
某大行基層支行行長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更多是鼓勵基層信貸人員發展線上授信客戶。“對沒有任何貸款的企業客戶,鼓勵發放線上貸款,比如銀稅貸、信用快貸等。這些貸款,是根據首貸戶企業開業后的水電費情況、結算現金流等大數據緯度,作為測算授信額度的依據和條件。”
他表示,傳統的線下抵押方式,首貸客戶的通過率不一定很高。而線上獲客的方式,更直接、更快,更容易滿足監管設定的首貸考核指標。而且線上貸款的風控模型中,也已帶著風控條件,相對來說風險也易控。
據記者了解,不少省市都建有相應的政府類對接平臺,以幫助銀行導流首貸戶。比如,浙江銀保監局就從“百行進萬企”小微企業清單中梳理出53萬家無貸戶清單,要求銀行機構逐家對接了解企業融資需求。
然而,在實際業務開展中,銀行仍然存在畏貸、慎貸現象,因為壞賬風險是由銀行自己兜底。
上述人士認為,監管部門可以提高不良容忍度,比如,首貸戶不良率達到某個指標,可以豁免;同時,也可以出臺盡職免責條款,從制度上給大家松綁。“監管部門可以就盡職免責給出指導意見,再由各行自行制定細則,這樣的形式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