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03:30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份以來,共有53家券商自營賬戶及8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參與打新,平均每個賬戶獲配2020股。其中,券商參與主板、創業板、中小板新股的網下申購平均每個賬戶獲配數量僅為29...
7月份以來,A股行情火熱,上證綜指已漲超15%。在此背景下,新股“生而逢時”,15只新股平均漲幅高達263.69%,為打新機構和科創板跟投者帶來不菲的投資收益。因此券商參與網下打新的熱情日益高漲,多家券商的各類打新資金(自營、資管)全線回歸“打新戰場”,助力公司的自營業務。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梳理后發現,7月份以來,在公布網下機構詢價情況的15只新股中,券商已獲打新浮盈7123.84萬元。其中,7只科創板新股為券商帶來7040.84萬元的浮盈,占比高達98.83%;另外8只新股來自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共為券商帶來83萬元的浮盈。
具體來看,7月份以來,共有53家券商自營賬戶及8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參與打新,平均每個賬戶獲配2020股。其中,券商參與主板、創業板、中小板新股的網下申購平均每個賬戶獲配數量僅為292股;參與科創板新股的網下申購平均每個賬戶獲配數量高達4681股。
對于注冊制實施后的新股市場,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注冊制實施后,新股上市后分化會比較嚴重,被大家一致看好的股票多半會高開高走;不被市場看好的股票,上市后低開低走的可能性非常大。打新的風險會變大,收益也會隨之變少。”
作為科創板的一項制度創新,跟投制度對券商來說既是“增收”的機會,也是對投行實力的考驗。券商跟投科創板新股,主要是通過另類投資子公司來參與。
截至目前,科創板新股國盾量子以923.91%的漲幅刷新A股上市首日漲幅新紀錄。至此,7月份上市的7只科創板新股中,天智航-U、國盾量子、中科星圖、云涌科技等4只表現強勢,漲幅分別為880.07%、864.9%、470.02%、417.7%。
從浮盈情況來看,券商戰略配售科創板股票帶來的浮盈相當可觀,6家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參與7只科創板新股的戰略配售實現浮盈已高達9.95億元。目前,浮盈最高的為國元證券的另類投資子公司國元創新,獲配國盾量子100萬股,獲配金額為3618萬元,自國盾量子上市以來,跟投浮盈已高達3.13億元。中信建投證券的另類投資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資獲配天智航-U新股209.5萬股,浮盈2.22億元,位列第二。此外,中信建投投資還獲配中科星圖,浮盈1.88億元。
7月9日晚間,科創板新股國盾量子的轉融券業務突遭暫停。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7月9日,轉融通標的證券“國盾量子”的轉融券余額達到該證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10%。根據相關規定,自2020年7月10日起,證金公司暫停該證券的轉融券業務,恢復時間將另行通知。
其實,這并不是科創板個股第一次遭遇轉融券業務暫停?!蹲C券日報》記者查閱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官網發現,此前,中國通號、心脈醫療、昊海生科、當虹科技、三友醫療也曾因為轉融券余額達到可流通市值的10%,而被暫停轉融券業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公司轉融券被暫停,說明科創板做空力量并不小。投資者如果盲目追高的話,可能付出代價。”
中航證券分析師趙律認為,科創板的設立以及配套制度體系的建設,整體來看體現出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的指導思路。以融券為代表的交易機制,使投資者可以在股票價格虛高時借券賣出,促進股票價格對價值的回歸,有利于抑制過度投機炒作及潛在的價格泡沫風險,有利于合理定價,是完善A股市場價值發現功能的重要機制??苿摪鍞U大轉融通證券出借券源范圍,對于發展科創板融券業務、提升科創板定價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證券行業來說,融資融券業務的平衡發展以及市場定價功能的完善,對于提升證券公司的專業能力、促進證券行業長遠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