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08:3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在閱讀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時了解到,賽科希德計劃募集資金3.7億元,其中一半將用于補充公司的營運資金,而這與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表述的“現金流量良好,貨幣資金...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近日,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科希德)科創板IPO成功過會。招股說明書顯示,賽科希德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領域的檢測儀器、試劑及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醫療機構提供凝血、血液流變、血沉壓積、血小板聚集等自動化檢測儀器及配套的試劑和耗材,是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領域領先的國內生產商。
《電鰻財經》在閱讀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時了解到,賽科希德計劃募集資金3.7億元,其中一半將用于補充公司的營運資金,而這與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表述的“現金流量良好,貨幣資金增長較快”不相符。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賽科希德對D-Dimer B3 Bulk 及 FDP Bulk 合計采購金額占同期原材料采購總金額的比例均在33%左右,占比較大;而這兩種原料全部來自日本供應商美迪恩斯生命科技株式會社,因此可以看出賽科希德對該日本供應商依賴巨大。
最后一件蹊蹺的事情是,賽科希德的原總經理在該公司IPO期間離職并將所持股份“賤賣”給公司實控人的女兒。而離職后的原總經理創辦了和賽科希德的業務一樣的公司,賽科希德將直接面臨該新公司的競爭。
一半募集資金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招股書說明書顯示,賽科希德計劃募集資金3.7億元,其中募集資金的一半1.8億元將用于補充公司的營運資金,而這與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的表述不一致。賽科希德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的生產銷售規模穩步增長,現金流量良好,貨幣資金增長較快。貨幣資金占流動資產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均為銀行存款。2019年5月公司接受現金投資約1.08億元,貨幣資金占比進一步提升。”
另外,賽科希德在招股書中還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的流動資產和現金流都很充沛,銀行存款接近3億元,流動負債總額也不及0.5億元,長期負債更是沒有。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是逐年下降,至2018年末已不到20%,速動比率則是持續提高,已達到3.8。然而在財務狀況如此好以及現金流如此充裕的情況下,賽科希德為何還要拿出近一半募集資金來補充流動資金?
另外,賽科希德的募集資金的用途除了補充營業資金外,更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其中有0.8億元將用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然而,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披露,其三大主營業務:儀器、試劑以及耗材等,均未實現現有產能的100%利用。在已有產能還未全部利用的情況下,又要投資擴建產能,賽科希德的這撥操作讓人有點兒看不懂。
招股書顯示,賽科希德的主營業務之一的儀器類產品的產能在2019年中旬下降至70%左右,試劑類產品的產能則遠不足80%。
募集資金補充營運資金是迫不得已
事實上,賽科希德用一半募集資金補充運營資金另有原因:近年來為應對體外診斷試劑“兩票制”逐步實施,該公司將更多的與終端醫療機構直接開展業務合作,而終端醫療機構的賬期較長,因此公司需要較多現金流。
另外,為補充營運資金而募集資金,對于賽科希德來說這個成本有點兒高。該公司此次IPO擬發行不超過2041.2萬股,占發行后總股份的25%。以此計算,賽科希德達到擬募資額時的市值為14.83億元。
而該公司在2019年4月增資和股份轉讓時,寧波君度尚左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寧波君度”)和LYFE的受讓價格為每股23.81元。增資后,賽科希德總股份為6123.6萬股,以此計算其市值為14.58億元。考慮稀釋作用后,如果賽科希德只是達到擬募資額時的市值,則寧波君度將虧損23.71%。
經營“命脈”被一家日本供應商掌握
賽科希德的產品主要以凝血檢測、血流變檢測為主,門類相對單一,因此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試劑類原材料D-Dimer B3 Bulk(為生產 D-二聚體試劑產品的原材料)及 FDP Bulk(為生產 FDP 試劑產品的原材料)的供應商為美迪恩斯生命科技株式會社。
資料顯示,美迪恩斯生命科技株式會社屬于三菱集團,是標準的日企。報告期各年內,D-Dimer B3 Bulk 及 FDP Bulk 合計采購金額占同期原材料采購總金額的比例均在20%左右。 D-Dimer就是D-二聚體的外文名,FDP則是指纖維蛋白降解產物,二者在血栓性疾病以及凝血止血等疾病的診斷和檢測等領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報告期內,賽科希德對D-Dimer B3 Bulk 及 FDP Bulk 合計采購金額占同期原材料采購總金額的比例均在33%以內,占比較大;可以該公司對美迪恩斯生命科技株式會社依賴巨大。
賽科希德在招股書表示,如果該供應商生產經營突發重大變化,或供貨質量、價格等未能滿足公司要求,或與公司業務關系發生變化,而公司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合格備選供應商,則在短期內可能面臨原材料短缺而影響 D-二聚體、FDP 試劑產品正常生產經營的風險。
事實上,業內人士也對此提出了質疑:關乎公司主營業務生命線的試劑材料全部依靠進口是否合理?該公司在這方面難道沒有任何創新與發展?除了這家日企之外,該公司能否拓展供貨來源?另外,體外檢測市場是個“贏者通吃”的市場,設備和試劑捆綁使用的封閉式系統性正逐步取代低端的開放式系統。
賽科希德表示,雖然 D-Dimer B3 Bulk 及 FDPBulk 在市場上也有其他廠商生產,但公司在D-Dimer 及 FDP 試劑產品的研發、生產工藝流程上與美迪恩斯生命科技株式會社提供的原材料匹配適用性較好。因此,公司存在個別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單一供應商供應的風險。由此可見,賽科希德的經營“命脈”已經深度捆綁在美迪恩斯這家日企的試劑上,未來將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
總經理IPO期間蹊蹺離職并賤賣股份
事實上,在賽科希德IPO期間,有一件事情比較蹊蹺:該公司的原總經理王振華離職,并把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按當時審計價格的3折賤賣給了董事長的女兒,讓業內人士有了許多猜測。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初,王振華擔任公司擔任總經理、董事的職位,2017年2月21日,王振華向公司遞交辭職報告,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當日就獲得公司的同意,并聘任賽科希德實控人、董事長吳仕明為總經理。同日,賽科希德第一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議,同意股東王振華將所持公司的48.7萬股股份(占賽科希德股份的0.90%)轉讓給自然人吳桐。
接著2017年3月21日,王振華與吳桐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王振華將其所持的賽科希德的48.65萬股股份以107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吳桐。而吳桐正是賽科希德實控人吳仕明的女兒。資料顯示:根據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確認的2016年12月31日評估價格為6.12元/股,而吳桐受讓王振華股份的價格為2.20元/股,約為當年評估價格的三折。
這期間公司已經準備IPO并與興業證券于2016年11月簽署了《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協議》。招股說明書顯示,賽科希德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041.2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占本次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00%,募集資金投資額3.707億元,按此計算,公司上市后,王振華的股權至少價值1332萬元,甚至在此基礎上還會大幅溢價。
前總經理創立同業務公司 賽科希德將面臨其競爭
在外界看來,王振華的離職以及低價轉讓所持股份發生的非常蹊蹺。而且,我們從天眼查上了解到,王振華從賽科希德離職之后就自己創業,創辦了一家名為湖南達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賽科希德一樣,也從事體外診斷設備、試劑耗材等業務。未來賽科希德可能將直接面對達道生物的競爭。
不過,對于王振華的離職,賽科希德稱,王振華為個人原因主動辭職。而低價轉讓的理由源于公司和王振華簽署的協議:“如從公司離職,獲得的股權轉讓款為下列方式計算的款項的較高的價款,且只能轉讓給公司指定的主體:
1.乙方取得標的股權的成本價+利息(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銀行活期存款的基準利率計算)。2.上一年度標的股權所對應的公司的凈資產”。
另外,王振華的這筆股權轉讓還導致了賽科希德早期招股書中出現會計差錯:上交所2020年5月19日出具了《關于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對這筆交易提出了質疑,要求賽科希德結合王振華將其所持股份以低于評估價格轉讓給吳桐,且未就差價部分作股份支付處理等相關情況,進一步說明合理性,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隨后,容誠會計師事務所回復稱:經審慎分析,公司將吳桐受讓股份未確認股份支付費用認定為前期會計差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