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2:3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科創板一周年際,中國經濟轉型已經在路上,行將深遠。
銀華科創主題基金經理唐能
2019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開啟了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成長股牛市,雖然經歷了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外部沖擊,波動劇烈,依然頑強。科技成長股估值較貴加上傳統周期板塊暴動,讓投資者聯想起2015年,擔心“瘋牛”是否開始了,牛市是否快結束了?
股市是經濟預期的晴雨表,一直清晰地描述著人類和國家的未來。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是城鎮化,以地產銷售為代表的總量經濟模式拉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正是這種經濟推動力清晰的背景下,經濟周期比較明顯,上行時期,無論是地產還是地產產業鏈,也有股票市場,全社會都在加杠桿,下行時期,都在去杠桿,體現在A股市場就會容易形成共識,暴漲暴跌。這也是投資者為什么現在仍然擔心“瘋牛”的主要原因。
但是今天,在科創板一周年際,中國經濟轉型已經在路上,行將深遠。全社會住房按揭的覆蓋率已經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地產銷售難以大幅上行,經濟長期的增長壓力較大,經濟轉型勢在必行,黨和國家也對經濟形勢做出了鮮明的判斷,“房住不炒”是指導方針,傳統周期板塊出現整體大幅上漲比較困難,除非個別行業因為改革創新開啟了新的成長空間。2018年11月初習主席召開了民企座談會,確立了改革創新的總體思路,這一年多以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百花齊放。但是地產以及產業鏈占比仍然較大,因此,未來一長段經濟都呈現出總量增長不高,增長質量逐步提升,新經濟快速增長的態勢。這奠定了成長股結構性慢牛的經濟基石。
而資本市場改革是經濟轉型的重中之重,在地產銷售模式下,房地產、國企和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對資金形成低效率占用,資金成本高企,科創板的成立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標志性事件,打開了中國推進注冊制的大門,縮短了優秀企業的上市時間,降低上市成本,提高了監管效率,直接融資占比會大幅提高,間接融資逐步萎縮,社會資金成本有望持續下降,流行性寬松是常態,構建了成長股慢牛的資金基礎。
定增擴張進一步形成創新產業的良性循環,社會資金回報大幅提升,成長性企業的盈利逐步兌現。增值稅改革增強了稅負的公平性,環保趨嚴提高了企業的違規成本,這幾年國家產業基金投資的模式,也打破了以前地方政府各自為戰,一哄而上的發展模式,優秀企業的規模效應、品牌溢價進一步提高也帶動了社會創新的動力。只有離消費者更近的消費品公司,深入介入客戶的痛點的制造業公司和科技公司,才能走的更遠,回報更高。這是成長股慢牛的盈利條件。
中國新一輪的改革創新、經濟轉型已經全面鋪開,影響深遠,一大批更加堅實的優質公司將層出不窮,閃耀在A股市場,這些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大,A股市場走得越強。而這些成長性行業增長軌跡各異,驅動力千差萬別,很難形成共振,難以形成“瘋牛”行情。我們的愿望是為基金投資者搭建起分享優質公司成長的橋梁。我們的理念是優中選優,不要投資還可以的公司,要長期持有特別優異的公司,體現在三個方面:產品生命力強大,產品競爭力獨特和公司治理完善。歷史似曾相似,又不盡相同,外部沖擊還有可能更劇烈,但是核心驅動力還在,改革創新繼續,慢牛可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