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08:2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瑞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沿浦金屬有虛增凈利潤的嫌疑,非經常性損益數額巨大,另外研發費用明顯低于同行公司,如果扣除以上影響因素,沿浦金屬的凈利潤將減少不少。...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近日,上海沿浦金屬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沿浦金屬)IPO成功過會。沿浦金屬主要從事各類汽車座椅骨架總成、座椅滑軌總成及汽車座椅、安全帶、閉鎖等系統沖壓件、注塑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汽車座椅骨架、座椅功能件和金屬、塑料成型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
《電鰻財經》從天眼查上查詢到,周建清名下有16家公司,目前有13家公司存續或在業,3家公司已注銷。在這13家存續公司中,沿浦金屬可能是周建清的最大“搖錢樹”。2015年至2017年,沿浦金屬分紅1.1億元,占同期凈利潤總額74%,而一半以上分紅落入了周建清的腰包。就這樣,實控人仍覺得來錢太慢,還要登陸A股“圈錢”。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實控人旗下多家子公司與汽車行業聯系緊密,大多數是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而在目前汽車行業低迷的狀態,這些子公司未來的處境將變得愈發困難。
最后,我們注意到,沿浦金屬有虛增凈利潤的嫌疑,非經常性損益數額巨大,另外研發費用明顯低于同行公司,如果扣除以上影響因素,沿浦金屬的凈利潤將減少不少。
1.1億元分紅一半以上落入實控人腰包
招股說明書顯示,沿浦金屬的實際控制人為周建清、張思成,周建清通過直接持有方式持有公司51.19%的股權,周建清現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思成通過直接持有方式持有公司12.63%的股權,張思成現仍公司董事、現場工程師。周建清、張思成合計直接持有發行人63.82%的股權。
2016年-2019年上半年,沿浦金屬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7.00億元、8.47億元、8.34億元、3.7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61.00萬元、5941.06萬元、8046.61萬元、3222.00萬元。
報告期內,沿浦金屬業績增長可觀,但同時該公司分紅也不手軟,而巨額分紅也進入了實控人周建新的腰包里。
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沿浦金屬共賺了1.44億元,期間進行了兩次分紅。2016年9月,該公司決定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2.38元,分紅6250萬元;2017年6月,公司再次決定,現金分紅4391.4萬元。
三年時間中,沿浦股份共進行股利分配1.1億,而實控人周建清持股51.19%,拿走一半分紅。公司分紅總額占期間凈利潤總額的74%。
汽車行業需求低迷影響旗下子公司業績
另外,在周建清的12家存續公司中,從公司名字上判斷,存續的13家公司中至少有7家與汽車行業相關,應該是為汽車生產商供應原件。而在目前中國汽車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這些公司的收入必將隨之下滑。
事實上,該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中國汽車產量、中國乘用車產量2018年1-6月均不及2017年的一半,2018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增幅2017年中國乘用車產量增長率為1.60%,較上年的15.55%大幅下滑。
另外,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1-10月,國內六大地區中,與上年同期相比,汽車銷量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降幅更為明顯,分別達到41.97%、12.66%、11.98%,2018年10月,乘用車銷量比上月略有下降,同比下降更為明顯,1-10月,乘用車同比結束增長,呈小幅下降。更有分析指,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將迎來1990年以來首次下滑。
事實上,沿浦金屬的下游客戶也是以汽車制造商為主,而汽車行業的低迷必將對該公司未來的業績造成負面影響。
該公司提交了IPO資料后,證監會就曾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全球各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最新銷售業績報告情況,并結合上述情況,補充披露汽車行業是否面臨不利局面,新的一輪對外開放后,汽車行業外資控股的限制取消,內資企業、合資企業的內資方是否面臨更加不利的局面。公司對此有何應對措施。
疑似虛增凈利潤 研發費用低于同行
招股說明書顯示,沿浦金屬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8.34億元,同比下降1.48%,歸母凈利潤為8046.61萬元,同比增長35.44%。同時,沿浦金屬2018年計入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補助有805.99萬元,使得當年非經常性損益達678.55萬元。
然而,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沿浦金屬2018年的歸母凈利潤降為7368.05萬元,與2016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7051.9萬元接近,只多了316.15萬元。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沿浦金屬2018年的研發費用低于2016年和2017年。沿浦金屬2018年的研發費用為1635.7萬元,相比2016年少了389.54萬元,也就是說,如果過去三年研發費用相同的情況下,并且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沿浦金屬2018年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實際上還不如2016年。而且,沿浦金屬2018年的研發費用比2017年少了561.37萬元。
對于研發費用逐年減少,沿浦金屬在招股書中表示,2018年的研發費用較低,主要系公司領用的材料費有所降低,2018年相對2017年項目總數減少。另外,部分2018年研發項目為2017年立項,其材料大部分已于2017年列支,相應的材料費在2017年體現。2018年度研發以改進生產工藝為主,材料領用較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沿浦金屬在申報稿中列示研發投入占比,但該比例為研發費用占母公司營業收入比,而非合并報表的比例。
如果按合并報表口徑計算,沿浦金屬2018年的研發費用率為1.96%,明顯低于申報稿中的3.45%。而且,沿浦金屬2018年的研發費用率明顯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在與同行上市公司對比中,沿浦金屬在申報稿中列舉了六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分別是天成自控、模塑科技、中航機電、雙林股份、貸美股份、繼峰股份。然而,這六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2018年的平均研發費用率為3.7%,最低也有3.08%,明顯高于沿浦金屬。而沿浦金屬在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率最高也只有2.89%。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