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10:40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蘇向杲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外資管機構一直在積極布局數字化、智能化,不斷拓展新興技術的應用領域和場景。我國保險資管行業相對國外機構發展較晚,抓住金融科技的發展將給國內保險資管行業帶來新...
今年以來,疫情讓科技賦能保險資管持續受到資本市場及保險行業關注,并成為保險資管行業討論的熱點話題。近期,就金融科技為保險資管業帶來的機遇及挑戰,以及新華資產在金融科技創新領域的最新實踐進展,新華資產總裁張弛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采訪。
張弛是位資管行業老將,于2011年3月份加入新華資產擔任副總裁,2016年12月份起兼任公司執行董事,2019年10月份起擔任公司總裁。其加入新華資產前,曾任中國人壽資管公司基金投資部總經理,更早曾在大通證券、國信證券、華夏證券等有過任職經歷。
在證券業和保險資管多年的從業經驗,使張弛對資管行業最前沿技術擁有敏銳的嗅覺,尤其對以“ABCD”(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為首的關鍵技術有獨到的見解。
在張弛看來,金融科技的發展給保險資管行業帶來了新機遇。他認為,在投研平臺方面,金融科技可有效地提高投研效率;在風險管控方面,金融科技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行業中風險信息不共享、數據實效性低等痛點;在運營管理方面,金融科技可以起到提升業務運營效率的作用。
《證券日報》記者:如何看待保險資管行業目前對金融科技應用的深度與廣度?
張弛:隨著全球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以“ABCD”為首的關鍵技術不斷應用到金融領域,加速了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了金融市場的業務模式、技術手段以及服務產品等創新實踐。根據國際證監會組織的定義,當前金融科技已逐步進入到3.0時代。
國外資管機構一直在積極布局數字化、智能化,不斷拓展新興技術的應用領域和場景。我國保險資管行業相對國外機構發展較晚,抓住金融科技的發展將給國內保險資管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首先,保險資管公司有望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法優化投研體系,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爭取更高的投資收益;其次,隨著法規和監管措施的不斷完善,保險資管公司的風險控制工作越來越嚴格,金融科技的應用有望提供相關解決方案,提升公司風險與合規的管理效率;再次,隨著資管公司管理的資金規模不斷擴大,其對后臺運營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金融科技的應用有望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最后,隨著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逐漸向財富管理轉型,數字化客戶服務有望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助力公司獲得更高市場份額。
《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在保險資管的各主要環節,金融科技有哪些具體應用?
張弛:當前國內外資管行業科技創新實踐,主要集中在投研平臺、風險管控、運營管理、客戶服務等方面。
在投研平臺方面,金融科技可以有效地提高投研效率。通過金融科技技術構建金融知識圖譜,進行市場數據及基本面分析,將投研全過程系統化,將傳統線下方式沉淀的成果固化到系統中,從而完成知識的積累和傳承。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應用,構建更廣泛的投資模型,避免投資策略中非理性因素干擾,驅動投資指令自動生成,實現智能投資。
在風險管控方面,金融科技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行業中風險信息不共享、數據實效性低等痛點。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風險管控方案融合了傳統金融數據和新聞輿情、社交數據、法律訴訟、行政處罰等其他海量數據,挖掘潛在風險,識別風險傳播鏈條,實現風險早發現早預防。
在運營管理方面,金融科技可以起到提升業務運營效率的作用。利用RPA等科技技術,降低產品份額登記、資金清算、估值核算等大量數據集成和核對工作的資源投入,以虛擬勞動力代替人力資源,降低出錯概率,實現流程的自動化和精準化,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在客戶服務方面,金融科技可以做到更加精準地服務客戶。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獲取客戶的動態數據,從而描繪出用戶畫像,通過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等投資分析方法,結合客戶的個性化特點,為客戶提供特定時刻資金需求的組合配置建議。
《證券日報》記者:疫情對保險資管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張弛:突如其來的疫情凸顯了保險資管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性。由于疫情的暴發,保險資管公司都需要階段性采取移動辦公的形式工作,資管公司線上技術平臺很好地保障了投資管理、交易操作、后臺運營等工作的順利開展,金融科技應用為資管公司應對突發事件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支持。在疫情期間,部分投資項目不能直接到現場進行面對面的盡調,資管公司通過建立企業大數據庫,根據企業特征,利用金融科技各項技術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準確把握項目風險,并與線上盡調結果相互配合佐證,提供更加準確的風險評估結果,金融科技在風控流程上為保險資管公司提供了智能化支持。
《證券日報》記者:新華資產在保險科技領域有哪些應用與嘗試?
張弛:新華保險已將“科技賦能”納入公司戰略。在集團公司的戰略背景下,新華資產全面推進科技賦能資產管理業務,推動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的落地。
首先,在投資研究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投資分析系統(IA),完善了包括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管理、績效歸因、智能指標計算、智能研究等眾多模塊,是公司的投資數據中心、投資分析中心、風險管控中心、指標計算中心和報表服務中心。
其次,在風險管控方面,公司建立了風控輿情監測系統,為信用評級、合規風控、投資研究、量化因子庫建立健全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持與輔助。該系統通過大數據、網絡爬蟲等技術,實時主動搜集新聞輿情、工商變更以及誠信數據,與傳統結構化數據進行整合,對風險事件進行類別、情感和級別等的甄別,實現風險監控預警,對預警等級進行區分并可以根據設置進行精準推送風險預警。
最后,在智能化運營方面,公司建立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平臺,應用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金融科技手段,標準化投資運營業務。如為運營管理部提供自動估值、基金賬號數據同步、新股中簽自動識別等服務;為集中交易部提供新股資訊;為信息管理部提供開市自動初始化等服務。
《證券日報》記者:面向未來,新華資產在保險科技領域有哪些發展規劃?
張弛:未來,新華資產將在金融科技方面持續深入探究,在資產配置、投研平臺、風險管控、基礎架構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隨著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更多地投入,“科技賦能”將在智能投研、智能預警風控、智能運營等業務領域取得更大進步,為公司轉型升級以及新華保險“二次騰飛”注入更多動力和科技支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