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09:4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阮曉琴 | [新三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永順生物是中國獸用生物制品十強企業,公司建有16條獸藥GMP生產線,具體包括:病毒活疫苗(6條)、病毒滅活疫苗(6條)、細菌疫苗(3條)和診斷試劑(1條),年產能約150億...
禽流感、非洲豬瘟……近年來,家畜家禽的重大疫情時有發生,獸用疫苗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前不久,主營獸用疫苗的永順生物掛牌新三板精選層,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期走訪位于廣州的公司總部,探究其是如何逐步奠定在獸用生物制品界的龍頭地位。
多項動物疫苗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永順生物是農業農村部獸藥GMP生產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溯源起來,公司一誕生就帶有疫苗基因:永順生物2002年設立時,承接了1958年建廠的廣東省生物藥廠的技術與人才;合計間接持有公司31%股份的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旗下的動物衛生研究所也有豐富的動物疫苗研究和防控經驗。
談及公司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永順生物的總經理林德銳告訴記者,2004年,永順生物獲得高致病性禽流感滅活疫苗定點生產資質。他介紹,國家對于獸用疫苗研發的管控非常嚴格,一般都會在疫情發生初期,指定幾家國家級研究機構研發疫苗。研究成果出爐后,有關部門再指定企業生產,最后通過政府招標程序收購。當時,永順生物獲得高致病性禽流感滅活疫苗定點生產資質,標志著公司自此進入了“國家隊”。至今,禽流感系列疫苗收入占到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第二個里程碑則是2005年。”林德銳介紹,“當時西部某地發生了豬鏈球菌2型感染人事件,國家要求一批企業緊急生產豬鏈球菌疫苗。永順生物在拿到病菌種的第7天,就生產出了疫苗。”永順生物一戰成名。
而2008年一款自主研發的豬瘟疫苗,則為永順生物帶來了持久的收入和利潤。當時,通過與農業部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下稱“中監所”)合作,永順生物使用傳代細胞培育出了新豬瘟疫苗,即豬瘟疫苗3.0版本。該產品屬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使用傳代細胞生產豬瘟活疫苗的空白。
由于3.0版本的豬瘟疫苗具備良好穩定性及優良免疫原性,產品投入市場后,治療效果非常好,如今國內具有一定規模的生豬養殖企業,如牧原股份、新希望等,都是該款疫苗的長期用戶。2012年,基于快速防控豬瘟重大疫情緊迫性考慮,公司聯合中監所向業內其他18 家生產企業轉讓了該項產品的技術使用權。
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源)的上市推廣,為永順生物奠定行業領先地位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后,農業農村部、高校及研究機構等遇到新的研發任務,都會優先考慮永順生物,這讓公司有了更多對外合作機會。
目前,永順生物有40種動物疫苗產品(畜禽、水產),基本涵蓋了必需的疫苗品種。其中,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源)近三年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左右,市場排名第一;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活疫苗(俗稱藍耳病疫苗)全國市場份額排名行業第二;豬瘟、豬丹毒、豬多殺性巴氏桿菌病三聯活疫苗市場排名第二;禽流感滅活疫苗產品全國市場份額排名行業第六。
如今,永順生物是中國獸用生物制品十強企業,公司建有16條獸藥GMP生產線,具體包括:病毒活疫苗(6條)、病毒滅活疫苗(6條)、細菌疫苗(3條)和診斷試劑(1條),年產能約150億頭(羽/尾)份。
瞄準市場潛力增長點
豬用疫苗的收入目前占永順生物總收入的70%左右,國內的生豬存欄數直接影響到永順生物業績。而近幾年,受非洲豬瘟等因素影響,中國生豬存欄量經歷了大幅波動。
2018年8月開始,非洲豬瘟疫情由北向南、由東向西在全國蔓延,造成了中國生豬出欄量急劇減少。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最低點在2019年9月,僅為1913萬頭,同比下降39%;生豬存欄最低時點僅有19075萬頭,同比下降41.37%。
永順生物業績深受影響。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31億元、6345.27萬元,同比下降15.15%和38.64%。
林德銳介紹,非洲豬瘟被列為一類傳染病,國家已指定幾個研究所研發疫苗,至今該項工作仍在進行中。雖然疫苗還沒有研發出來,但是生豬養殖企業采用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渠道等方法,大大減緩了疫情,生豬存欄數從去年四季度開始觸底回升,目前生豬養殖已經回到正常年份的八成左右。
永順生物財務報告也隨之好轉。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62億元,同比增長5.38%;凈利潤4614.51萬元,同比增長46.35%。其中,豬瘟系列疫苗同比增長29.69%。
公司預計,下半年生豬存欄數有望進一步回升。由于需求快速反彈,永順生物疫苗生產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公司一邊挖掘現有生產線的潛力,一邊籌備在現有廠區擴建新的生產線,以滿足市場需求。
公司相關人士認為,一旦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成功,永順生物有望獲得新一輪的商業機會。
談起公司的下一步規劃,林德銳稱,未來兩年,除了畜禽疫苗,永順生物還將發力水產疫苗,挖掘新的業績增長點。
永順生物所在的廣東省有不少大型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基地。但是,當地養殖的經濟價值較高的多寶魚、鱖魚、石斑魚等,易受細菌感染,是一個待開發的商機。
永順生物生產的水產疫苗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公司多年前就與華東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等聯合開發多個水產疫苗。目前,已經獲得兩個一類新獸藥證書,包括多寶魚用的大菱鲆遲鈍愛德華氏菌活疫苗(EIBAV1 株)、桂花魚用的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滅活疫苗(NH0618 株),其中大菱鲆遲鈍愛德華氏菌活疫苗(EIBAV1 株)已取得獸藥產品批準文號。另有4 項水產疫苗產品在研發中,同時公司也已具備水產疫苗GMP生產資質。
據了解,水產疫苗成本較低,前期投入不大,而毛利率較高,最先打開市場缺口的先行者將成為受益者。林德銳介紹,由于沒有使用習慣,且注冊比較麻煩,水產疫苗目前處于市場培育期,預計明年逐步實現銷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