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01:5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已發布三季報的14家上市券商中,國泰君安暫時奪得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雙料冠軍”,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57.37億元,同比增長24.9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前三季度,資本市場改革預期強烈,助推證券市場行情回暖、交投活躍,對券商經營形成利好支持。截至《證券日報》記者發稿,已有14家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三季報,其中11家券商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雙增長”。
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
11家券商同比雙增長
前三季度,雖然證券行業經營業績整體向好,但不同券商之間的業績分化現象仍然明顯。
在已發布三季報的14家上市券商中,國泰君安暫時奪得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雙料冠軍”,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57.37億元,同比增長24.9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89.52億元,同比增長36.75%。中信建投緊隨其后,實現營業收入158.59億元,同比增長63.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4.91億元,同比增長96.11%。
一些業務特色突出的中小券商也表現不俗。其中,長城證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8.42億元,同比增長83.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5億元,同比增長55.25%。浙商證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1億元,同比增長72.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7億元,同比增長44.91%。
在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幅方面,目前僅有紅塔證券超過100%,達到161.4%。值得關注的是,紅塔證券的其他業務收入為13.79億元,同比劇增30456.59%,主要是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銷售收入增加所致。在凈利潤同比增幅方面,僅華林證券超過100%,達到116.08%。
在已發布三季報的14家上市券商中,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凈利潤實現同比“雙增長”的上市券商達11家,分別是華林證券、中信建投、西部證券、紅塔證券、第一創業、國海證券、長城證券、華安證券、國泰君安、浙商證券、財通證券。
除此之外,山西證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03億元,同比下降37.89%;但其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17億元,同比增長41.04%。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山西證券的經紀業務、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投資收益及利息凈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其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14億元,同比下降170.39%,主要源于證券市場波動導致相關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東北證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0.78億元,同比下降18.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2億元,同比增長12.03%。國聯證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9億元,同比下降3.92%。
財信證券非銀分析師劉敏預計,“在股基交易量同比增長、投行業務政策松綁等積極因素影響下,券商前三季度業績整體保持高增長的概率較高。”
投資收益表現突出
助力券商整體業績
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場主要指數先抑后揚,成交量持續放大,券商自營業務投資規模持續擴張,自營資產市值保持較高增長,對券商業績的貢獻度不斷提升。
公開數據顯示,紅塔證券、東北證券、國海證券、山西證券、長城證券、中信建投、浙商證券等7家券商前三季度投資收益均超10億元。其中,中信建投以56.54億元暫列第一,同比增長188.55%。紅塔證券實現投資收益21.16億元,同比增長144.71%;國海證券實現投資收益12.38億元,同比增長156.62%。此外,長城證券實現投資收益14.05億元,同比增長98.17%;東北證券實現投資收益15.7億元,同比增長90%;山西證券實現投資收益12.93億元,同比增長38.64%;浙商證券實現投資收益13.8億元,同比增長56.61%。
值得一提的是,華林證券前三季度實現投資收益1.4億元,同比下降34.19%,主要因債券和衍生品獲利減少所致。但其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28億元,同比暴增3194.74%,主要因自營股票和衍生品公允價值波動所致。國聯證券前三季度實現投資收益4.3億元,同比增長111.09%,主要因持有和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的投資收益增加。
國開證券分析師程凌表示,“由于投資品種豐富、投資策略、配置理念、衍生品等創新業務發展等差異,券商自營業績有所分化。”
對于未來券商業務的發展,劉敏表示,“近兩年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提速,進一步拓寬了券商業務發展空間。同時,監管層支持市場化并購,推動打造航母級券商,也利好證券行業。因此,繼續看好證券行業的長期發展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